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论文】

帮您发教育论文

科学教育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时间:2021-04-07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37次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论文,职称论文,教育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科学教育是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学研究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弄清楚科学教育的内涵、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才能真正提高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科学教育;内涵;价值取向;实现路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高度重视和扎实开展好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年学生真正了解科学知识,真正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真正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切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才能为科技强国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石出。
 
1科学教育的内涵
 
1.1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是科学教育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主要是科学概念、科学定律和科学原理的普及和灌输。二十世纪中下期是科学教育的实验期,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方法的训练,更加注重青年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更加侧重于科学教育的过程性和探究性,更加侧重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科学形成的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理解,更加侧重于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的锻炼和养成。二十世纪末至今是科学教育的深化期,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青年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即科学知识与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精神的养成。
 
1.2科学教育的内涵
 
要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首先必须明确科学的基本含义。一般而言,科学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然而,科学地理解科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是人类的一种认识实践活动,科学知识会随着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科学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必然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三是科学知识体系,如概念、原理、定律、实验、方法等是人类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基于此,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从而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在教育内容上,它强调现代科技与口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它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
 
2.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2.1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旦离开科学技术,人们就寸步难行。一个现代人,特别是现代青年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素养,其人格一定是不健全的,其生存发展也必将受到重大影响。所以说,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当今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2.2培养青年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价值理念的当代社会,探究创新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本质工作,更是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职责。因此,当下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点、探究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习惯和志趣,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好探索创新能力的人。
 
2.3培养青年学生对待人生和社会的科学意识和能力
 
毋庸讳言,在现代社会,科技是人们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观念和能力,能够科学地分析、研判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活决策、职业规划、社会事务等各种境遇,并做出正确的决策。科学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运用能力、科学伦理素养、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等,让他们正确地对待人生和应对复杂的社会。
 
3.我国科学教育的症结
 
3.1科学教育内容碎片化
 
当前,与美国、英国、口本、新西兰、德国等国外的科学教育相比,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我国科学教育的内容呈现“碎片化”状况,导致科学教育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和效果。在中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机械性的解题、重复性的技能训练等,而忽视了科学教育的重点。健全完善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教育过程和科学合理的科学教育评价方式,是破解科学教育碎片化的利器。
 
3.2科学教育方法形式化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快乐学习、探究学习、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新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这对提高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在教师“花样繁多”的科学教育课堂上,更多的是沉浸在轰轰烈烈的“游戏性课堂”活动之中,缺乏对客观世界的深度观察、深度理解和深度思考,“这种活动有余、思维不足、缺少思维容量的‘虚假探究’,是无法发挥科学教育价值的”。
 
3.3科学教育非“人文化”
 
科学是人们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人们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譬如,为解除人类病痛而不断发展的医疗科学、生物医药科学、生物基因科学等。在某种意义上,科学的发展过程一直彰显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然而,我国的科学教育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冷冰冰的知识传授、机械性的智能训练,缺乏社会责任培养、家国情怀培育、人文精神涵育等,长此以往,我们培养的青年学生将只具有工具理性而没有人文精神,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也是非常可怕的。
 
4.我国科学教育的路径选择
 
4.1加强科学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
 
开展优质的科学教育不仅是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的需要,更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需要,这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上,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实践做法,专门出台促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战略规划和政策,建立科学教育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坚持科学教育优先地位,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大有关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4.2确立正确的科学教育价值取向
 
如前所述,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今后的科学教育过程中,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理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青年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根本任务,注重科学教育的人本化、人文化、现代化、生活化、综合化,注重青年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运用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让青年学生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4.3构建完善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它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重要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在构建和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时,可以借鉴美国2013年发布的《下一代科学标准》,根据我国科学教育的实际,“建立包括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方式、评价标准等各要素在内的一体化课程体系”[2J使科学教育更加系统化、完整化、科学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4创新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科学教育是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科学家“是如何困惑,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品质”m。因此,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在“读中思、做中学、写中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更加深刻领悟科学的魅力,更加有效地提升科学素养。
 
4.5建立科学的科学教育评价标准
 
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甄别、筛选和选拔的科学教育评价标准,以科学探究能力和核心科学素养为重点,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等,以此让科学教育评价更加客观、更加公正,让科学教育更加富有成效。
 
4.6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是开展高质量科学教育的重要保证。具有师范教师培养任务的高校要以科学知识、教学能力、科学素养、专业发展等为着力点,积极提高科学教师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通过专门培养、继续教育、校本研修等方式,不断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要在薪资待遇、专业发展、学习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给科学教师充分的保障,让他们安心科学教育、潜心科学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4.7加强课外科学教育阵地建设
 
课外科学教育阵地是课堂科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要根据青年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等,成立各种课外科学兴趣小组、社团、沙龙等,定期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实践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真正了解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能力;要借助图书馆、科技馆、科普杂志、科普网站、科技展览、科技影视等,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体系,滋养其好奇心和创造性,达到激发其科学潜质的良好成效。
 
作者:闫金龙 王院成 师满元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工学院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下一篇:德育在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