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史艺术 >

【文史艺术】

帮您发文史艺术

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措施

时间:2021-03-29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26次

关键词:论文发表,学术期刊,学术论文,文史艺术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玉溪少数民族众多,以花腰傣文化、彝族文化、哈尼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呈多元化形态存留在民间。玉溪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了灿若繁星的传统音乐文化,深入研究玉溪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对民族音乐文化高度重视,玉溪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取得了很大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民族音乐探索的领域也获得了进一步拓宽,广泛而深入的民间音乐采集,对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玉溪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玉溪文化单位和文艺工作者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系列重要论述,围绕贯彻“两个意见”精神,深入挖掘、保护、展示、传承、开发和利用玉溪市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并通过现代化视角的诠释,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让普通群众在生活中比照出共鸣和兴趣,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玉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持续健全完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截至目前,玉溪市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5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4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文化部先后公布了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保护体系的建立,让这些少数民族音乐在法律层面上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各责任保护单位也分别为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制定了具体而有效的保护措施。
 
(二)持续举办音乐文化活动,为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提供生存土壤
 
在聂耳大剧院,开展以引进高水准音乐演出为主,为市民和外地音乐爱好者提供高雅的、优秀的,能够净化心灵、凝聚情感的音乐滋养;在聂耳文化(音乐)广场,开展以举办流行音乐活动为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演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以市文化馆为例,自2017年开始“周末小舞台”演出活动,共为观众演出101场,节目1138个,接待演职人员2341人,演出团队83个,接待观众13200余人次。演出内容涵盖声乐、舞蹈、曲艺、戏曲、小品、音乐、舞蹈、非遗专场、少儿专场等,为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传承舞台。
 
(三)持续举办较大影响的音乐赛事活动
 
聂耳音乐(合唱)周已经连续举办6届,已经成为玉溪的一张文化名片。活动具有较强的艺术综合性,内容涵盖了合唱展演、地方戏歌舞展演以及高品质的音乐会等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今,玉溪城市整体音乐品位有了大幅提高,在合唱周举办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经过二度创作被搬上舞台,兼具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艺术性与观赏性共存。这些民族特色的歌曲,让民族元素和先进的作曲技术融合起来,使之成为有品位、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作品,也让观众艺术品位、文化素质、公民道德水平大幅提升。
 
(四)持续开展少数民族音乐理论研究
 
近年来,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少数传统民族音乐收集整理成果上进行再度加工,成功出版《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统音乐名录.器乐篇》《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传统音乐名录·民歌篇》《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玉溪花灯戏》《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玉溪滇剧》《玉溪民族民间音乐散论》《玉溪老花灯唱腔选》CD光碟、《松元太平花灯》《玉溪花灯乡土教材》《玉溪花灯经典唱段》等少数民族音乐、戏剧类著作。这些著作的编辑出版让口传心授为主的民族民间音乐有了纸质载体,成为项目传承发展的重要保护手段,旨在挖掘、树立和萃取玉溪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做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五)持续开展少数民族音乐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全市群文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主题创作活动,创作出一批接地气、聚人心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荣获各类省级群众文化赛事奖项。如:哈尼族音乐作品《争雄》获2016年云南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回族女声小合唱《绿衣歌》、彝族少儿弦子演奏《一窝小雀》获云南省第9届歌舞乐展金奖、传承奖。这些作品都是以玉溪传统少数民族音乐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兼顾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作品赋予了更多时代内涵,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玉溪少数民族音乐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音乐创作人才缺失
 
民族音乐创作中,长期依靠地方文化馆、文化站等专业人员,专门进行民族音乐的创作型人才缺失,少数民族音乐学科专业教材编制人员数量有限,作曲家、音乐艺术家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专业人才发展出现断层,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民族音乐创作工作的开展效果。
 
(二)音乐平台有限
 
民族音乐作曲家、艺术家完成音乐作品后,由于音乐展示平台有限,民族歌曲传播效果较差,多年以来,我市民族音乐创作及歌曲竞赛活动开办效果不佳,导致好的民族音乐作品难以得到传唱和推广。
 
(三)专业教育效果较差
 
我市初中、小学学校对音乐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效果较差,仅仅为了提高学生歌唱技巧,缺乏对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忽略对学生音乐兴趣和爱好的培养,相关教材缺失,音乐教学针对性较差。
 
(四)本土音乐创作能力不高
 
少数民族针对音乐创作工作的教育和研究程度较低,致力于本土化音乐创作艺术家数量有限,对少数民族音乐创作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影响少数民族本土化音乐的普及和推广范围,呈现边缘化发展趋势。
 
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特色
 
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必须加强以下两方面建设:一是要提高音乐创作和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创新元素,玉溪音乐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具有浓厚的音乐文化内涵,要求当地音乐艺术家加快本土化音乐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利用创新性思维进行编曲,继承和发展玉溪民族音乐文化;二是要加强民族音乐创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当地相关部门加快制订并推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举办大型民族音乐人才培训教育活动,由专业艺术家组成民族音乐作品创作协会,深入研究民族音乐创作工作,定期召开音乐作品评选会议。
 
(二)举办大型民族音乐竞赛
 
为推动玉溪民族音乐作品的传唱,拓宽民族音乐歌曲的宣传渠道,可以通过放映电影、制作短视频的形式,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宣传,将中小学作为民族音乐推广的主要阵地,发挥学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作用,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少数民族儿童歌曲竞赛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演唱和欣赏内容向上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歌曲,推动民族歌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鼓励和引导地方文化馆与专业艺术院团展开合作,定期选派专业教师进入校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培训工作,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精神,逐步实现校园音乐教育本土化。
 
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要在承袭自身音乐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吸取现代流行音乐的精髓,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经验,加速音乐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民族音乐走进校园,进而促进玉溪少数民族音乐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书峰.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J].中国音乐学,2014(3):92~102.
 
[2]袁艳.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3):85~89.
 
[3]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民族艺术研究,2014,27(5):73~78,100.
 
作者:姜力榕 单位:玉溪市文化馆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及传承传统文化研究
下一篇:档案文化传播在城市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