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帮您发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时间:2022-01-13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28次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论文,职称论文,教育论文发表
摘要:生活即课堂,既有效延伸了学校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而语言又从生活中来,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学生语言能力实践的重要阵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构建生活化课堂,把大语文观树立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改变以往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性、虚拟性,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目标,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1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去一段时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开展教学活动中,没有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溜号走神等问题。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得到发挥,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教师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够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喜好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从而对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政策强调: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重点教学目标。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在课堂中融合一些生活元素,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个人品德,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1 情景化教学,还原日常生活
新课标改革过程中曾经提到“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为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理解语文的深刻内涵,在语文中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由于教学课堂的局限性,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带领学生到校外去感受生活,所以这时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日常生活相近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其中巩固熟悉的理论知识,又能够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下雨》这节课中,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动物们能对天气的变化进行预知,如燕子低飞等。由于下雨这一点难以进行模拟,所以教师需要采用多媒体投屏设备,为学生播放下雨的视频,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小燕子、小老鼠等卡通玩具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模拟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行为,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相关材料,解释为什么下雨前小动物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其中的生字进行学习,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利用生活元素拉进彼此距离
语文生活化教学眼界要开阔,寻找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然后利用生活元素,使其产生熟悉感,进而形成强烈主体意识,参与积极性高,不仅能高效掌握所要学习内容,还会扩大语文知识储备,认识到生活中皆语文,树立应用意识,也会乐于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提高运用能力,达到语文学习服务生活的效果。以识字教学为例,是小学语文教学基础部分,但是却非常重要,传统过于机械的识字方法,难以激起认字兴趣,导致主动性极其差。生活中处处都是运用汉字地方,教师可通过展示零食包装袋,让学生阅读常见产品说明书,又或者是用多媒体呈现各种广告牌等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又比如围绕保护花草树木,为标示牌设计内容,用语言去提示大家爱护环境,传达情感。一些学生写出:我怕疼,请大家脚下留情;花儿对你笑,爱它就不要伸手;热爱生活,远离踩踏等。学生用生活废物自己制作广告牌,并将其立于花园、草坪旁边,提醒师生爱护自然环境,不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语文知识目标和德育目标融合起来,置于生活背景中去,促使其体会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生活中树立语言意识,处处留意,以此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培养良好情操。
2.3 进行生活化讨论,增强知识认知能力
进行生活化讨论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完一节课时,会留出一些时间与学生交流,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能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本节课学习的语文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开展生活化运用环节中,要确保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要求,把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彻底调动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塞翁失马》一文后,可以让学生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展开讨论,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与塞翁失马相类似的事情进行分享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更深刻理解塞翁失马的含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念,为他们以后的成长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实施体验式教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不仅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应当深入地发掘教材当中的优质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结合实际生活创新教学内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并不应当只是局限于教材当中,应当不断地拓展到实际生活当中,在生活中使学生的文化内化,使其主动地传承,积极的实践。例如: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内容,引出《西游记》,在经典名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营造生活化场景,进行经典的诵读,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还能够焕发出经典文化的全新生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不断地创新与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学生课堂表现、日常生活表现、兴趣爱好、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全面的发展。
2.5 课外活动生活化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在教室中学习,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在要求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同时,促进其举一反三能力有效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小学生主动观察能力不足,教师应在此方面给予学生引导,组织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对社会即课堂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以《桃花心木》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本课的时候,应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把重点语段抓住,领悟作者借物喻人,用种树人的种树之道,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引发出来,告诉人们人生就是要经历各种磨炼和考验,才可以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才可以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教师讲解课堂知识后,可以借助剩余时间,把学生带到教室外,亲近大自然,对树木的特点进行观察,让学生置身大自然感悟文本知识,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发现和语文,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融入生活,在课堂中将所要引导学生深思或者探索的内容,置于真实生活背景中,唤醒经验和引发共鸣。只有有效生活化教学,才能使其以生活主体身份积极加入教学活动,形成生活经验认知,同时让语文课堂充满创造力,在获知同时真正做到陶冶情操,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治军.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249.
[2]孔阳华,黄会媛.插上想象的翅膀,点燃思维的火种—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8(18):56-57.
[3]陈燕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57-158.
作者:李亚楠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网址http://lyqkw.com/lunwen/jyu/。
-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
- 下一篇: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今日最新论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51-2811-9165 | |
客服电话: | 151-2811-9165 |
客服: | QQ:2261538389 |
微信:15128119165(同微) | |
联系邮箱: | wentougaolun@163.com |
论文发表?猛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