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论文】

帮您发教育论文

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小学美术教学

时间:2021-03-19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90次

关键词:论文发表,职称论文,职称评审,教育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在长期的时间积累和历史见证下,形成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内涵。2016年教育部针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14项实施意见,其中也提到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当中。美术学科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是中小学生形成高尚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主要载体。在新时期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但传统文化正受到西方文化和新时期社会文化的冲击,很多民俗文化形态正在逐渐变化和消亡的过程当中。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也需要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本次研究将以小学美术教育为例,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围绕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探索和分析,在丰富美术形态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当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载体,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必修课,中华传统文化本身也是美术教育关键组成部分。文化正是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重要课程素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融入,让学生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也是教育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思考传统文化和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判断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协同化发展。
 
1.1相关性
 
传统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风俗文化,反映的是民间特质和民族风貌内容。同样这种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每个民族的民俗传统文化也是特有的。在小学美术课堂之上,我们除了要教授学生美术相关的技能之外,还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这些传统文化当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实际上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来的重要文化积淀,代表着不同精神下的内涵文化和东方美学的哲学思想。这些风土人情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的乐趣所在,并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1.2传统文化的教学地位
 
一直以来,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我国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例如涉及到年画和民族传统节日的教学内涵非常丰富,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关心并喜爱这些具有魅力的民间艺术形式。当代学生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公民,所以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离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比较遥远。如果年轻一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出现缺失,甚至因此消亡,必然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小学美术教学果年轻一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出现缺失,甚至因此消亡,必然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小学生作为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加提升美术知识和学科素养的同时,如果能亲自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就能进一步实现文化传递。再加上传统文化和热门学科的学习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影响着对学生开展的素质教育。从这一层次来看,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产生的影响深远持久。
 
1.3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从文化渗透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历史积淀下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种发展结果,表现的是一个民族在各种时代下的观念形态与思想内容。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下,这些民俗文化内容离我们的生活会更加接近,因为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在足不出户的前提下就感受文化特点。例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包括灯谜、戏曲、传统节日等,而美术课堂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通过具体的画面方式去解析这些艺术的文化价值[1]。我国各个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融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也能让课堂氛围呈现出新的发展状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高度关注如何将教学和传统文化相互结合,以一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达到课堂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改革工作是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必然趋势,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当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途径
 
现阶段美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成为必修课,也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在美术课堂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发挥美育功能达到新课程的具体目标。在美术教育和学习当中,重点内容仍然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我国乡土地域文化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如何将这些选修内容融入美术教材的必修课程当中,必然成为未来的难题和挑战。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到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来培育学生的爱国之情,结合地域特色,扬长避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认知和文化认同感,让美术教育不忘初心,坚守传统,积极发展本土优秀文化。但从改革环节的具体要求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
 
美术资源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特有的功效。在现阶段美术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民间美术的有关内容,让这些色彩和形态方面的特点能够全方位展现在学生的生活之内。显然这些美术元素也是课本教学无法达到的层次。此外如何使用视频继续播放有关的美术资源,就能发挥直观生动的优势,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融入学习过程当中。例如在“节日的装饰”和“过春节”这一部分的知识学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各类软件将我国不同地区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播放,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内容也必然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际上我国民间美术形态分布地区广泛,文化特征多样,如果在课堂教学上能够把这些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引导学生广泛关注,就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并积极寻找资源信息,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2]。
 
2.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外实践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课内教学之外,课外实践工作也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美术教育和学习当中,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十分关键,而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注重课外实践活动,能够让这些传统文化的底蕴化为美术形态。例如在寒暑假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通过写生和拍摄的方式收集不同的民间美术形态,然后在开学时进行分享和交流。以前文提到的春节这一部分为例,可以安排一个小型的社会实践项目,即让学生深入自己的家乡,了解不同地区在过春节方面的不同习俗,并且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行收集文化资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文化的导入,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有了教师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这些身边的内容也会更加熟悉,在耳濡目染当中进行创新。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和载体,除了课外实践活动之外,还可以围绕不同地区开展的民间文化活动展开教育工作,如某些地区的庙会节日活动等[3]。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源在课上进行播放,也是传统文化和美术教学融入的典型表现。
 
2.3生活化情境创设
 
知识来源于经验,而经验来源于生活,所以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让他们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内容,感受生活当中的美术元素和美学价值,然后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环节。换言之,只有将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具体才能实现生活化教学,为学习添加足够的乐趣。在新课程标准出现之后,小学美术课堂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领域要求,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之外,还应该进行课外的延伸,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让课本知识变得不再枯燥无趣。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让学生欣赏文化作品,并让他们感知背后的时代元素。不同时期的民间美术特点往往与当时的经济或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也说明了民间美术和人们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为了让教学更加丰富出彩贴近生活,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展现在他们面前,并且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到学习和探讨环节当中。以传统建筑为例,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很多传统建筑逐年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政府在早期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某些传统民居建筑年久失修,缺乏修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代社会快速发展让学生离传统元素越来越远。实际上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当中就有涉及到古建筑保护这一部分的知识,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当中先让学生欣赏我国十大著名古建筑,并且介绍不同建筑的时期和历史特点,利用PPT进行总结分析,就能引导学生围绕每个建筑的结构功能和生活用途进行阐述说明,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也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突出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这对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意义显著[4]。
 
三、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而小学美术教育本身作为基础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将传统文化具有的审美体验全部教授给学生,从而让他们具有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未来的教育实践当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将美术这一门具有可视性的艺术门类进行深度创新发挥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并借助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美术知识的同时,从视觉角度鼓励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学元素,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杨秀芳.传统文化进课堂——新时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5):1-2.
 
[2]庞明启,王侠."互联网+"语境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01):119-124.
 
[3]汤静.基于传统文化故事情景教学法的小学美术微课设计[J].明日风尚,2018(16):30-30.
 
[4]马若璇,麦荣勇."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文化进校园有效途径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0(06):202-204.
 
作者:苏敏 单位:青岛市崂山区西韩小学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网络信息时代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分析
下一篇:环境保护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