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艺术】
帮您发文史艺术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具象与抽象研究
时间:2021-03-03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92次
关键词:论文发表,学术论文,著作出版,文史艺术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呈多元化发展,楚文化艺术呈现出鼎盛状态,文章对这一时期的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进行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楚青铜器、楚漆器和楚丝织品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类,将提取出来的图案纹样视觉元素进行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的具体分类,并得出结论。楚人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中主观创造的成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多元化的创造手法,使真实与想象相互交织,才能让作为后代的我们能够拥有这么宝贵的楚文化艺术。
关键词:楚艺术;视觉形态;抽象;具象
一、楚文化艺术的视觉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自由开放,呈多元发展。楚国便是春秋五霸其中之一,其霸业始于楚庄王时期,历经改革,楚国国力大大增强。这一时间国富民强,征战四处,疆域同时不断扩大,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进步和繁荣。战国中期之后,楚文化呈现出鼎盛状态,这一时期青铜器冶铸水平最是登封造极,漆器、丝织、雕刻等艺术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民族精神植根于华夏文明,所呈现出来的楚文化艺术,更是代表了楚人独特的审美观、极富浪漫主义的思想,以及自由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
(一)楚青铜器上的视觉形态
青铜器是楚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楚青铜器上的视觉形态多以装饰图形纹样的方式呈现。其题材在选取上是极为广泛的,而且每个时期的纹样题材都有其每个时期的特点。有数据研究发现,青铜器装饰纹样对于研究整个楚文化艺术的视觉形态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意义。楚青铜器上的视觉形态的主要题材选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界,另一方面则是人类社会生活。在保证器物功能性前提下结合楚人自身经历所形成的审美观点,尊重当时的生活习俗,创造出动物图形、植物图形、几何图形、自然景象形态和社会生活场面等五大类型的视觉图形形态,给不同造型的青铜器增添上各式各样花纹,使单一色调的器物表现得丰富多彩起来。动物题材被大量应用于青铜器的装饰上,如常见的龙纹、夔纹、凤纹等,还有鱼、鸟、兽面纹等,有很多都是采用写实的手法直接画下动物的真实形态。到了后期人们已逐渐不再满足于写实形态,而开始给图案进行一些变形,结合动物表情和肢体等进行变化,甚至逐渐夸张化,创造出了许多风格迥异的图案纹样,呈现出特点鲜明的视觉效果。楚国青铜器上植物题材的使用也很多,有四叶纹、蕉叶纹、叶脉纹和花瓣纹等等,它们大体被分为叶纹与花纹两种,其中花纹大多数被用于青铜器皿表面与铜镜背面装饰。据研究发现春秋时期的楚青铜器上出现较多的是花瓣纹和蕉叶纹,战国时期时才逐渐有了其他形式的花叶图形纹样,其中四叶纹、叶脉纹、花叶纹和花朵形纹等被广泛应用。不过,相对于动物视觉纹样而言,植物图案主要起衬托的作用,极少数的是作为独立装饰纹样而存在。此外青铜器上还有几何纹。几何纹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菱形纹、圆卷圆点纹、弦纹、三角形纹等等,都是由其几何图形的名称来命名的。他们在青铜器上出现频率很高,但大都主要用来衬托主体,类似于植物纹花纹。直至战国中后期,铜镜上才常有菱形纹作为主题装饰纹样,另有弦纹常被用于铜器上。圆圈纹图形在春秋早期时是稍微繁复,逐渐被简化变得简洁是在战国中期之后,此外圆点纹等其他几何纹样,早期多以平面化形式存在,到了战国时期便开始出现一些变化,这一变化使得这一时期的纹样形式多样化,这便成为了楚青铜器装饰纹样的一个明显特征。从自然景象中提取视觉元素,也是楚青铜器装饰纹样获取素材方式的一种。其中云作为常见的自然景象,再加上其可设计性强、形态多变等特点,因而产生了像云纹、卷云纹、三角形云纹、山字纹、勾连云纹、绚纹等等装饰纹样。尤其是像卷云纹、绚纹、雷纹、重环纹和瓦棱纹等,在春秋早期较为多见,到后来就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三角形云纹、勾连云纹、山字纹等上。社会生活场景作为装饰题材也常被应用到青铜器的装饰上,这也是楚青铜器装饰视觉上呈现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这种装饰纹样并不算多,出来的作品形象栩栩如生,写实风格明显,刻画的花纹主要有人物以及鱼、鸟、树等,具有宏大的场面,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画面,这种刻画的花纹也极其细腻,反映出当时楚文化艺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楚漆器上的视觉形态
再谈到楚漆器。楚漆器上的视觉图案的种类也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题材的选取上和青铜器较为相像。楚人在创造纹样时会相互借鉴,因此会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他们在题材选取上一般多以动物和生活场景为主,用几何形以及自然景物等作为辅助图形装饰。楚漆器追求的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并赋予其楚文化独有的浪漫、洒脱与空灵之美。楚漆器上最为常见的是植物视觉纹样,植物纹样的设计运用的是一种变形的设计手法,借用花、花瓣、花蕾以及树枝树叶所呈现出的直观视觉形态,进行变形设计形成线条纹样。常用的植物有梅花、四瓣花、三角花、攀枝花、石竹花等这类花瓣较少较小的花,还有像牡丹花、菊花、藤类等花瓣繁多稍显复杂的花,除了花之外,还有柳树、扶桑树的树纹等。在楚漆器纹样中植物纹样虽然常见,但并不常被作为主体,同青铜器上的植物纹一样占比较少,起到一些衬托和装饰的作用。动物装饰纹样是楚漆器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纹样,常被使用的动物形象有龙、凤、马、鸟、牛、鱼、狗等等,它们演变而成的动物纹样主要有龙纹、凤鸟纹、兽面纹、虎纹、饕餮纹、鹿纹、幡螺纹、窃曲纹、犬纹等等。自然景象题材的视觉纹样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常出现在早期的楚漆器上,它们大都常作为辅助纹样图形与其他图形图案相组合而呈现。云和水作为自然题材,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因此也被运用得最为广泛。云有卷云纹、勾连云纹,水有水波纹和波折纹等,战国时期后逐渐向山字纹、三角形雷纹、勾连雷纹和绚纹等转变。在大多数战国时期的漆器中能够找到描述社会生活场景这类型视觉纹样的痕迹,贵族日常活动的画面被频繁记录,常见的有出行、宴乐以及狩猎等活动,是楚人的社会生活和信仰世界的直观反映。其中常有贵族人物、乐师、车马、狩猎动作、巫师歌舞等形象元素被提取出来形成视觉图形纹样。楚漆器所呈现的几何纹内容也十分丰富,是楚漆器视觉图案图形的主体部分。漆器上装饰的几何形花纹图案,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元素题材被较多地应用到设计中,其中以圆形为基本形状的装饰纹样有圆卷纹、涡纹、点纹、弧形纹等;以方形为基本形状的装饰纹样有方块纹、方格纹、方格点纹;还有三角形纹等。不同的图形纹样相互组合并以重复和连续的方式进行排列重组,它们常出现于小型器物上,还有一些也会起到烘托与装饰主体的作用。
(三)楚丝织品上的视觉形态
楚丝织品也是楚文化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就,按其工艺制作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织锦和刺绣两大类。织锦在工艺制作中会借助织机等机器工具,因其制作工艺太过于局限,所制作出来的织锦图案显得单调,常以单一的几何形式出现;而刺绣就较为灵活很多,其制作工艺常为纯手工制作,这种纯手工制作的表现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刺绣图案类型非常丰富。楚织锦上的图案纹样类型几乎都是以几何形元素视觉图形为基础,按照其图形不同的排列方式,大致可详细划分为几何骨格填充组合型图形纹样、散点式排列的小型几何型纹样,以及几何组合型纹样三种。相比之下,刺绣的手工艺方式使工艺品添加上丰富的细节,因此纹样的造型就有了多样化的可能性。楚丝织品上的纹样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也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其题材的选取也都来自动物、植物、几何形以及社会生活场景等,但与楚青铜器和楚漆器不同的是,楚丝织品纹样的特点更多的是依据其制作工艺的不同而不相同。以最常见的动物纹“凤纹”为例,刺绣上的凤纹造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织锦上的凤纹却不同,织锦在制作上会用到提花机等纺织时使用的传统机械工具,采用二方连续和散点组合排列等构形方式织造出来的纹样都是抽象的几何纹图形,以方形和菱形图形元素为主,并且不同的题材抽象程度和图形的组合方式也都不相同,凤纹常被抽象成线条和重复排列的小点,凤纹被抽象的程度非常高。
二、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的具象表达
基于艺术领域,我们将现实的视觉形态分为具象与非具象两种,非具象也可以称为抽象形态。具象形态一般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对象进行直给的一种视觉形态,抓住直给对象的整体形态和细节特征进行完美重现,创造出写实的艺术美感。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形态表达,是直给的视觉形态,无任何人为行为进行加工再创,这种现实自然具象的视觉形态具有较高的直观性,因此它也可以作为构成所有形态的基础元素,因此也可以说具象形态是所有现实形态的初级阶段。根据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所呈现出的创作手法,大体可以将其归纳为写实与夸张两种,写实一般是对自然界进行直接描述,所描述的内容也都是可以直观感受的事物,比如常见的各种动植物、自然现象、人类社会行为活动等内容,然后再将描绘出来的图案装饰在所需要的器物上,以此来完成一幅幅具有写实性艺术手法的佳作。在楚文化艺术中,具象视觉形态与抽象视觉形态同时存在,但其在发展上是有着先后顺序的规律,一般而言,具象形态产生在前,抽象夸张变形都是在具象形态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因此春秋早期所发现的楚纹花纹。直至战国中后期,铜镜上才常有菱形纹作为主题装饰纹样,另有弦纹常被用于铜器上。圆圈纹图形在春秋早期时是稍微繁复,逐渐被简化变得简洁是在战国中期之后,此外圆点纹等其他几何纹样,早期多以平面化形式存在,到了战国时期便开始出现一些变化,这一变化使得这一时期的纹样形式多样化,这便成为了楚青铜器装饰纹样的一个明显特征。从自然景象中提取视觉元素,也是楚青铜器装饰纹样获取素材方式的一种。其中云作为常见的自然景象,再加上其可设计性强、形态多变等特点,因而产生了像云纹、卷云纹、三角形云纹、山字纹、勾连云纹、绚纹等等装饰纹样。尤其是像卷云纹、绚纹、雷纹、重环纹和瓦棱纹等,在春秋早期较为多见,到后来就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三角形云纹、勾连云纹、山字纹等上。社会生活场景作为装饰题材也常被应用到青铜器的装饰上,这也是楚青铜器装饰视觉上呈现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这种装饰纹样并不算多,出来的作品形象栩栩如生,写实风格明显,刻画的花纹主要有人物以及鱼、鸟、树等,具有宏大的场面,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画面,这种刻画的花纹也极其细腻,反映出当时楚文化艺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一)楚漆器上的视觉形态
再谈到楚漆器。楚漆器上的视觉图案的种类也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题材的选取上和青铜器较为相像。楚人在创造纹样时会相互借鉴,因此会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他们在题材选取上一般多以动物和生活场景为主,用几何形以及自然景物等作为辅助图形装饰。楚漆器追求的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并赋予其楚文化独有的浪漫、洒脱与空灵之美。楚漆器上最为常见的是植物视觉纹样,植物纹样的设计运用的是一种变形的设计手法,借用花、花瓣、花蕾以及树枝树叶所呈现出的直观视觉形态,进行变形设计形成线条纹样。常用的植物有梅花、四瓣花、三角花、攀枝花、石竹花等这类花瓣较少较小的花,还有像牡丹花、菊花、藤类等花瓣繁多稍显复杂的花,除了花之外,还有柳树、扶桑树的树纹等。在楚漆器纹样中植物纹样虽然常见,但并不常被作为主体,同青铜器上的植物纹一样占比较少,起到一些衬托和装饰的作用。动物装饰纹样是楚漆器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纹样,常被使用的动物形象有龙、凤、马、鸟、牛、鱼、狗等等,它们演变而成的动物纹样主要有龙纹、凤鸟纹、兽面纹、虎纹、饕餮纹、鹿纹、幡螺纹、窃曲纹、犬纹等等。自然景象题材的视觉纹样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常出现在早期的楚漆器上,它们大都常作为辅助纹样图形与其他图形图案相组合而呈现。云和水作为自然题材,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因此也被运用得最为广泛。云有卷云纹、勾连云纹,水有水波纹和波折纹等,战国时期后逐渐向山字纹、三角形雷纹、勾连雷纹和绚纹等转变。在大多数战国时期的漆器中能够找到描述社会生活场景这类型视觉纹样的痕迹,贵族日常活动的画面被频繁记录,常见的有出行、宴乐以及狩猎等活动,是楚人的社会生活和信仰世界的直观反映。其中常有贵族人物、乐师、车马、狩猎动作、巫师歌舞等形象元素被提取出来形成视觉图形纹样。楚漆器所呈现的几何纹内容也十分丰富,是楚漆器视觉图案图形的主体部分。漆器上装饰的几何形花纹图案,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元素题材被较多地应用到设计中,其中以圆形为基本形状的装饰纹样有圆卷纹、涡纹、点纹、弧形纹等;以方形为基本形状的装饰纹样有方块纹、方格纹、方格点纹;还有三角形纹等。不同的图形纹样相互组合并以重复和连续的方式进行排列重组,它们常出现于小型器物上,还有一些也会起到烘托与装饰主体的作用。
(二)楚丝织品上的视觉形态
楚丝织品也是楚文化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就,按其工艺制作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织锦和刺绣两大类。织锦在工艺制作中会借助织机等机器工具,因其制作工艺太过于局限,所制作出来的织锦图案显得单调,常以单一的几何形式出现;而刺绣就较为灵活很多,其制作工艺常为纯手工制作,这种纯手工制作的表现形式所呈现出来的刺绣图案类型非常丰富。楚织锦上的图案纹样类型几乎都是以几何形元素视觉图形为基础,按照其图形不同的排列方式,大致可详细划分为几何骨格填充组合型图形纹样、散点式排列的小型几何型纹样,以及几何组合型纹样三种。相比之下,刺绣的手工艺方式使工艺品添加上丰富的细节,因此纹样的造型就有了多样化的可能性。楚丝织品上的纹样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也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其题材的选取也都来自动物、植物、几何形以及社会生活场景等,但与楚青铜器和楚漆器不同的是,楚丝织品纹样的特点更多的是依据其制作工艺的不同而不相同。以最常见的动物纹“凤纹”为例,刺绣上的凤纹造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织锦上的凤纹却不同,织锦在制作上会用到提花机等纺织时使用的传统机械工具,采用二方连续和散点组合排列等构形方式织造出来的纹样都是抽象的几何纹图形,以方形和菱形图形元素为主,并且不同的题材抽象程度和图形的组合方式也都不相同,凤纹常被抽象成线条和重复排列的小点,凤纹被抽象的程度非常高。
二、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的具象表达
基于艺术领域,我们将现实的视觉形态分为具象与非具象两种,非具象也可以称为抽象形态。具象形态一般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对象进行直给的一种视觉形态,抓住直给对象的整体形态和细节特征进行完美重现,创造出写实的艺术美感。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形态表达,是直给的视觉形态,无任何人为行为进行加工再创,这种现实自然具象的视觉形态具有较高的直观性,因此它也可以作为构成所有形态的基础元素,因此也可以说具象形态是所有现实形态的初级阶段。根据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所呈现出的创作手法,大体可以将其归纳为写实与夸张两种,写实一般是对自然界进行直接描述,所描述的内容也都是可以直观感受的事物,比如常见的各种动植物、自然现象、人类社会行为活动等内容,然后再将描绘出来的图案装饰在所需要的器物上,以此来完成一幅幅具有写实性艺术手法的佳作。在楚文化艺术中,具象视觉形态与抽象视觉形态同时存在,但其在发展上是有着先后顺序的规律,一般而言,具象形态产生在前,抽象夸张变形都是在具象形态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因此春秋早期所发现的楚艺术品上的装饰纹样主要为具象形态。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的装饰手法主要以直观写实与夸张变形两种手法为主,其中最为典型代表的楚青铜器,在纹样图案上主要以直观写实动物纹样和描绘人类社会生活场景为主,这些都格外注重写实。具象形态的描绘不仅常出现在楚青铜器、楚丝织品上,而且在楚漆器上也常见到,楚漆器中最有名的一幅作品——漆木鹿,漆木鹿通体髹漆彩绘,它的整体造型,就是直接将自然界中的鹿很真实完整地描摹下来了,神态逼真,头上安放了一对真鹿角,蜷缩着腿悠然自得的样子。同样,春秋时期所出现的其他纹样,像植物纹、自然景象纹以及人物社会生活纹样,在早期时呈现出来的都是具象形态,着重于写实手法,倾向于摹仿与再现,追求其写实性,到了战国中后期才逐渐有了变化。
三、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的抽象表达
艺术领域里面的另一种视觉形态的表达方式是抽象。与具象形态相比较而言,抽象虽然也是人类对实客观形态的表达,但其经过人类行为对其进行夸张、变形、组合、提炼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赋予其新的含义并呈现出来新的视觉形态,这种抽象形态比具象形态要高级很多。到了战国中后期,楚人对于具象形态的应用逐渐减少,设计出了大量的抽象形态,这一时期所出现的青铜器、漆器以及丝织品等一些楚艺术品中,大多都是夸张变形的装饰纹样,楚人将精神文化融入到文化艺术当中,使得这一时期所呈现的作品更具浪漫主义,更加的自由以及富有想象力。几何纹是楚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纹样,使用也较为广泛,它是视觉形态中典型的抽象形态,常用的几何形元素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图形等。几何纹在我们现代设计中也常被使用,特别是现代标志设计中,利用几何图形相互组合时变化出的多种形态,可以令标志设计更加多变,使设计者能更加自由地发挥创意。春秋早期的几何纹主要以圆圈纹为典型,图形稍微还显得繁复,到了战国中期逐渐变得简化,变得抽象,以弦纹、菱格纹、回纹等最为典型。以社会生活场景为题材类型的纹样,常会被楚人加以自己的理解采用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楚人极其富有想象力和天马行空的创造思维,对于艺术设计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设计出来的纹样富有极强的装饰性效果。如青铜器上的莲花形装饰纹样,首先抓住莲花的特征,找到莲花最美最具代表的元素并提取出来,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创作出装饰艺术效果鲜明的视觉纹样。此外还有大量的其他类型纹样,都是在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基础上,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创造出来的。植物纹和动物纹在春秋早期时也以具象形态占多数,到战国中后期楚人逐渐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使植物纹和动物纹从具象形态向抽象形态转变,例如早期的龙纹、凤纹到中后期逐渐演变为变形龙纹、变形凤纹,植物纹和花卉纹也逐渐变形得和几何纹较为相似。总之,楚人常考虑到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将其结合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这种创作思维显然也体现出了楚人当时的审美观。
四、总结
无论是什么题材,所被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不过这却有时间先后关系的,一定是先有具象,后有抽象,抽象是具象经过夸张变形解构等方式得来的。针对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进行研究发现,楚人是非常具有艺术天赋的,他们擅长于将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景物“摹仿”出来,将社会生活场景以图案的形式再现出来,但他们也并不是拘泥于对自然界简单的临摹摹仿,随着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多,他们的思想也逐渐进化,慢慢开始尝试创作,将具象的图案纹样进行夸张变形,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但也受一定的局限性影响,楚人的这种再创造的能力水平还是具有很大的潜力,这种基于审美下的艺术创作手段确实是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之上的,并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或象征性。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再现时,楚人的主观创造的成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楚文化艺术在视觉样式上为我们创造出了极为出色的游目骋怀的审美对象,令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轻快的、仿佛离开大地般的超脱感与升腾感,不过,正是由于楚人这种多元化的创造手法,使真实与想象相互交织,这是艺术对客观事物真实表现的超越和再创造,也是现代人理性思维难以达到的境界。楚文化艺术视觉形态中的具象与抽象对于我们研究楚文化艺术有着相当大的意义,楚人用他们的智慧结合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思想,创造出来的楚艺术,还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析。
参考文献:
[1]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民族出版社,1995.[3]湖北博物馆.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4]李学勤,主编.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5]魏昌.楚国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6]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丁源.形态先行的设计方法[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03).
[8]王祖龙.楚艺术图式与精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蓝江平 叶琪 单位: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 上一篇:广播电视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路径
- 下一篇:地方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策略
今日最新论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51-2811-9165 | |
客服电话: | 151-2811-9165 |
客服: | QQ:2261538389 |
微信:15128119165(同微) | |
联系邮箱: | wentougaolun@163.com |
论文发表?猛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