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论文 >

【农业论文】

帮您发农业论文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

时间:2021-03-27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61次

关键词: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期刊论文发表,农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发展和城乡融合的根本着力点,是顺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性任务,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关键要找准二者衔接的契合点,推进二者在理念、产业和规划上的有效衔接,从而更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发挥乡村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
 
习近平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1]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目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呈现零散化和碎片化特征,在衔接度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断链问题,存在贫困群体内生发展动力尚且不足、脱贫地区产业单一和薄弱、前后政策设计衔接不畅等瓶颈制约。对此,应从以下三方面重点突破。
 
一、推进理念衔接,激发内生动力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注重树立“精准”理念,全面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能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扶贫产业、扶贫方式、扶贫成效的精准,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乡村振兴注重解决整个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也应坚持“精准”理念,精准识别相对贫困人口、精准制定相对贫困标准、精准治理相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要取得良好效果,除了用好外力,还要激发群众主体的内生动力,稳步实现群众主体想脱贫、想振兴,愿脱贫、愿振兴,能脱贫、能振兴。1.实施思想宣传,破除贫困心理。调研发现,农村贫困群众脱贫主动性不足,一些贫困地区出现“干部拼命干,群众站着看”“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精神贫困现象。要想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一方面,扶贫干部要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与方法,善于用典型案例向贫困群众宣传政策,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战胜贫穷的信心和决心,智志双扶,提高其主体地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另一方面,要为贫困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贫困村树立良好村风民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道德讲堂”“红黑榜”“善行义举榜”等栏目培育文明新风,积极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2.实施技能培训,夯实发展基础。政府应从公共品的视角强化农业技能培训的服务提供,以此来减弱城镇化带来的农村贫困群众弱质化效应。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组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参加家政服务、种植养殖、电子商务等实用技术和劳动的岗前培训、订单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并且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通过完善职业培训政策,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提升贫困群众的工作经验、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等,使贫困群众在培训后实现灵活充分就业。通过就地培训的途径,自力更生培育本土人才,使贫困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解决谁来振兴的棘手问题。3.实施以工代赈,增强群众参与感。以工代赈是我国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农村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受到影响,以工代赈成为解决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难、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以工代赈是已脱贫摘帽地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润滑剂”,政府应创新与改进扶贫方式,着力加大投入力度,改变给钱给物的传统做法,鼓励设立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吸纳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培育、特色手工艺生产、乡村旅游业发展等项目,实现贫困群众多渠道就业。注重扶贫方式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以工代赈机制中,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
 
二、推进产业衔接,实现产业兴旺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地区产业扶贫措施倾向短平快项目,很难做到稳定增收,实现长期效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来解决经济问题,因此产业发展要有长远性,要保持产业发展的相对稳定性。”[2]实现短平快产业向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变,是做好产业衔接、确保贫困人口获得稳定收益的必然要求。1.突出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枢纽。一是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与自身优势,通过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吸引力。例如,宁夏中卫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枸杞、硒砂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品质带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据地域优势,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注重品质提升,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三是发展乡村信息产业。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新发展阶段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必须增强数字化思维,用好信息化手段。政府要在信贷、保险等方面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扶持,逐步完善城乡一体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和物流体系,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的发展。2.搭建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农业农村资源,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信息产业的嫁接融合,探索形成一套业态融合模式,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二是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以市、县为单位,因产制宜,积极引导农村加工制造产业转移至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以实现集群发展,进一步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特色小镇,满足乡村产业合理用地需求,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挖掘乡村价值,尊重农民意愿,以利益共享为目标,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创新合作模式,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契约联系等多种形式,打通融合结点,强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把农业产业链的就业岗位以及增值收益留给农民,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的共同富裕。3.依托政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产业振兴相辅相成。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能够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利用集体经济的收益统筹推进农村全方位建设,能够增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为产业振兴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乡村产业的振兴巩固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例如,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明显。一是发展抱团项目,强化造血功能。“飞地抱团”项目的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引导资源融合,实现产业延伸。近年来,嘉兴县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大大增加了集体收益,其中以劳务承包方式开展的美丽乡村、河道保洁等服务项目为当地的经济薄弱村带来了高收入。三是依托政策补助,支持双赢创收。截至2019年1月,嘉兴县成功完成村级一事一议项目21个,积极落实了村级社会化服务项目7个,主动争取省级补助资金达500万元。
 
三、推进规划衔接,发挥长效作用
 
尊重乡村建设基本规律,将新减贫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第二步走”规划中,衔接帮扶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避免“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路”。应做好规划衔接,将脱贫后待完成的工程、项目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现扶贫政策平稳转型,以此发挥长效作用。1.将日常性扶贫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促进扶贫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着力提高农村美好生活保障水平,让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水利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以及现代能源体系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强化土地、产业、金融等政策供给,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将公共服务领域针对农村贫困户的特惠性扶贫政策拓宽为乡村居民能够同等享受的普惠性民生政策,避免出现“政策悬崖”。2.将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一起来。一是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继续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政策,防止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返贫”“因疫致贫”“因灾致贫”“因婚致贫”,确保脱贫工作真正取得实效。二是逐步完善共享制度,重点提供相对贫困治理的制度基础、确立相对贫困治理的方向、激发相对贫困人口市场活力、提升相对贫困治理能力。三是通过构建有利于相对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长效机制、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机制、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绿色发展新机制和构建激励相对贫困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等系列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值得注意的是,重点关注对象要从农村贫困人口转向农村深度贫困人口、城市收入较低的农民工群体及高潜在贫困风险人群。四是坚持精神扶贫、教育扶贫,激发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帮助贫困人口树立正确的脱贫致富观。由此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并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抓手,以乡村振兴为支撑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综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传好接力棒、打好组合拳,重点抓好理念、产业和规划上的衔接,从而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和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1).
 
[2]邓磊,罗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理路探析[J].江汉论坛,2020,(2).
 
作者:何爱爱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滴灌节水技术对治沙造林的应用
下一篇:农业科研单位工程咨询高质量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