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政法论文 >

【政法论文】

帮您发政法论文

人民的需要与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赓续进展

时间:2020-11-17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74次

关键词:职称论文,职称评审,期刊投稿,政法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人民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动力‍‌‍‍‌‍‌‍‍‍‌‍‍‌‍‍‍‌‍‍‌‍‍‍‌‍‍‍‍‌‍‌‍‌‍‌‍‍‌‍‍‍‍‍‍‍‍‍‌‍‍‌‍‍‌‍‌‍‌‍。 人民的需要的动态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目标的赓续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需要经历了对温饱生活的渴望、对富裕生活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历史演进,由此分别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起点、新阶段和新航标。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根据人民需要的动态演进展开了赓续的民生建设实践,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民生的不断改善。 从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了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逐步使人民富裕起来; 在“五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向美好生活不断迈进。
 
  关键词:人民需要; 中国共产党; 民生建设
 
人的需要在横向上是一个量的扩张过程,在纵向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人民的需要推进民生建设,不断拓延民生建设的内容,实现民生的赓续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从人民的需要视域出发系统揭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赓续进展,有助于深刻认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性。
 
  一、人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根本动力
 
  人的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动机和归宿。 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1]286人们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根本动力。
 
  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总要产生这样那样的需要,这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514。 人不是抽象物,而是“现实的人”。 作为现实的人,受肉体组织的制约,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存活,必然要产生对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
 
  31因而,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成为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人从自然界索取到物质和能量,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之需。 所以,物质生产实践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根本意义。 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只要脱离了物质资料生产,必然会陷入亡国灭种的困境。 因此,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2]由此可见,物质资料生产构成了一个国家、民族生存的根本,组织和领导物质资料生产成为执政党最基本的民生建设。
 
  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高度重视物质资料生产,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作为民生建设的基础。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十分重视为人民群众谋取物质利益,改善民生。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3]629毛泽东指出,党第一方面的工作就是要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3]629,并强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3]630。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通过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观点,指出,“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4],“如果大家生活不提高,革命就没有必要,因此生活福利都要逐步提高”[5]。
 
  改革开放后,针对中国人民物质生活资料十分匮乏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党的十三大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6]174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大中国的经济总量,改变中国人民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功地坚守了民生建设的根基。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需要具有多维性。 与动物肉体支配下的需要不同,人除了基本的物质资料需要,还会产生确证自身价值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人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使自己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人通过“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7]162展示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深刻地表达了人对类存在物“自由自觉”状态的价值追求。
 
  由此可见,人的需要超越了肉体的支配,应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 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进程中不断拓延民生的内涵,在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8]11十九大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需要的变化,把民生建设的内容由过去的“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9]68提升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8]45,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内涵。
 
  二、人民的需要的动态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目标的赓续发展
 
  人是历史的存在物,因而,人的需要具有动态性。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上来看,需要与实践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人们通过实践满足自己的需要,又在实践中产生新的需要,由此决定了实践的无止境。 因此,民生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中国人民需要的动态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目标的赓续发展。
 
  (一)人民对温饱生活的渴望: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起点
 
  物质需要是人的第一诉求,是维持生命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人在饥饿的状态下就会产生对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渴望过上温饱生活‍‌‍‍‌‍‌‍‍‍‌‍‍‌‍‍‍‌‍‍‌‍‍‍‌‍‍‍‍‌‍‌‍‌‍‌‍‍‌‍‍‍‍‍‍‍‍‍‌‍‍‌‍‍‌‍‌‍‌‍。 马克思说:“饥饿是自然的需要; 因此,为了使自身得到满足,使自身解除饥饿,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自身之外的对象。 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 ”[7]210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解除人民饥饿、实现人民温饱作为民生建设的起点。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导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极端贫困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腐朽没落。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凭借攫取的经济、政治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步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帝国主义者掠取了中国辽广的边疆领土、岛屿和附属国,做他们新式的殖民地,还夺去许多重要口岸,做他们的租界,并自行把中国划成几个各自的势力范围圈,实行其专利的掠夺事业。 ”[10]
 
  122-123中国不仅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而且铁路、矿山、商埠、银行等尽落入帝国主义势力的魔掌中。 三分之一的铁路为外国资本家所有,其余的铁路则直接或间接被外国债权人控制。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穷困潦倒,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外国商品如潮的输入,漫说布匹纸张之类,旧有的针和钉都几乎绝了种,因此生活程度日渐增高,三万万的农民日趋于穷困,数千万手工业者的生活轻轻被华美的机器制造品夺去,而渐成为失业的无产阶级。 ”[10]123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终于被推翻。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但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收的是一副烂摊子。 在战争的破坏下,国家满目疮痍,经济濒临崩溃,大量工厂倒闭,通货膨胀,物价暴涨,加之反动势力长期对中国人民敲骨吸髓地剥削,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面对国家的贫弱、人民的贫困,消除饥饿、实现温饱成为人民的迫切需要,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起点。 毛泽东指出:“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 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11]
 
  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把恢复生产作为工作重心。 1949年12月,周恩来在《当前财经形势和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中指出,新中国的基本任务是生产,但当前必须把经济恢复作为生产任务的重心,强调:“整个说来,当前各方面首先是需要恢复,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 毛泽东同志说过,三年五年来恢复,十年八年便发展。 如果我们能在三五年内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那就很好了。 ”[12]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三大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吃饭问题视为“二十世纪劈头第一个大问题”[13],坚持把解决温饱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起点。
 
  (二)人民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进入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但实现温饱仅仅解决了人的较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不可能支撑人的全面发展。 温饱问题解决后,中国仍须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国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9]475。
 
  突出的景象是: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所占比重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9]475; 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存在大量的文盲半文盲; 农业人口多,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四,生活状态落后,“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9]475。 因而,在温饱的基础上,中国人民迫切希望过上更宽裕、更殷实的日子,由此产生了对富裕生活的新需要。 人民对小康生活的期盼把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推向新阶段,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新目标。
 
  使人民富裕起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怎样发展生产力,怎样改善人民生活,这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14]512-513在思考人民富裕的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的概念。
 
  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小康”? 邓小平最初的设想是人均达到1000美元,“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5]。 邓小平说:“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9]456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对“小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构思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阶段性的建设目标。 中国共产党认为,20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低水平、不全面的总体小康,必须以此为基础继续前进。 因此,在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这些都是带有阶段性、根本性的变化。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1109-1110为了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头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6]891。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6]1249。 党的十六大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分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8]27,结合当前实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8]28。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以建设小康社会为主轴,确立了带领人民逐步富裕起来的民生建设目标。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新航标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需要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大层级,三者密切联系在一起‍‌‍‍‌‍‌‍‍‍‌‍‍‌‍‍‍‌‍‍‌‍‍‍‌‍‍‍‍‌‍‌‍‌‍‌‍‍‌‍‍‍‍‍‍‍‍‍‌‍‍‌‍‍‌‍‌‍‌‍。 ”[16]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产生新的需要。 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9 2 倍”[17],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不仅彻底解决了生存危机,而且为人的全面发展积累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在物质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民生领域还面临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8]9。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民生有了更高的需求,而且在其他领域的民生诉求也日益强烈。 比如,期盼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的健康服务、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等。
 
  根据人民需要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踏上了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民生建设的新航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8]2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求清单”会随着人民需求的增长而不断扩容。
 
  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8]45,还要坚持从人民群众关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 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动态性。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需要的种类、数量问题,还要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8]
 
  三、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需要为动力推进民生建设的赓续实践进程
 
  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的需要的动态演进展开了赓续的民生建设实践。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实践环环相扣、不断深入,实现了中国人民民生的不断改善。
 
  (一)从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了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 为了尽快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使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必须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 以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和大中型项目为中心,在工业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建立了一批门类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使我国在工业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为了推动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坚持工业与农业并举的建设思路,利用价值规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在基本建设投资方面,从“一五”计划到“四五”计划,我国累计投资达到4900多亿元,主要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为我国经济的后续发展和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牢固基础。
 
  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尚有2亿多农民的温饱未得到解决。 邓小平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1413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为了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确立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允许农户自主进行多种经营,农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推开,对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把部分中央和省属企业下放给城市管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在物质民生不断改善的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 比如,贪污腐化、经济犯罪等,在文化领域一度出现精神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向,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 ”[14]
 
  591此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党的十三大后,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9]638-639,这实质上也是强调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从根本上保证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使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以在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解决。
 
  (二)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逐步使人民富裕起来
 
  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进入到使人民富起来的实践阶段。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 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9]649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推进民生建设,使人民富裕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初步阐明了经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民生建设方案,指出:“我们要在九十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9]658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 ”[6]899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民生建设方案。
 
  在“三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政治和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三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布局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除了继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外,社会建设成为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社会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之举。 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使“三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6]
 
  1731在社会建设中,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6]1731等方式,更好地实现了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促进了民生的改善。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使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昂首阔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中国人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三)“五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向美好生活不断迈进
 
  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逐步富裕起来,但也出现了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的状况。 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拦路虎”。 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几十年因快速发展所欠的环境债终将要偿还。 中国共产党推进民生建设必须直面生态环境失衡的问题,将生态文明纳入民生建设中,不断改善生态民生。 正是在科学认识民生建设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使“四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升格为“五位一体”,把我国的民生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9]7,“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7。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8]11-12。
 
  在“五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要大力发展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丰富、高质量的物质条件。 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了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在政治建设方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依法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政工师论文投稿刊物:《民主与法制》(半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法学会主办。杂志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成长和发展,是集政治、法律、伦理、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新闻半月刊,也是全国法制类报刊中创办最早、影响较大的中央级知名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探讨政治、法律、伦理与社会问题,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
 
  在文化建设方面,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社会建设方面,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办好教育,提高就业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在生态建设方面,推进绿色发展,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改善生态民生。 总之,在“五位一体”的民生建设实践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是民生发展的基础,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民生发展的保障,本身也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新时代中国人民民生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9册)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88.
 
  [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0.
 
  [6]改革开放30年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改革开放30年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49-150.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75.
 
  [13]陈独秀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87.
 
  [1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李旭华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太极拳八法五步在社区开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土力学趣味性讲解若干事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