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艺术】
帮您发文史艺术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价值
时间:2021-04-19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15次
关键词:论文发表,职称论文,职称评审,文史艺术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 要:作为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性题材绘画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纪念性题材绘画不仅能够记录历史和传达纪念精神,还能够促使观者了解历史,引发观者的思考。21世纪以来,国家两次启动重大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工程,投资金额达到亿元,作品内容也非常丰富。文章以李自健为例,对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论述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价值。
关键词:纪念性题材;多元价值;历史
《美术文献》杂志每期由国内外批评家、策展人担任学术主持,提出前沿性的学术主题,研究当代艺术现象,推介艺术家作品,整理艺术家自述、访谈、手稿、图式、创作背景等第一手资料。
纪念性题材绘画借助视觉展示方式将作品和观者相连,促使一代又一代人凭借绘画作品了解历史、传承历史。纪念性题材绘画凭借独有精神特质推动历史文化精神传承,引导人们反思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为了推动纪念性题材绘画发展,艺术家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充分展现纪念性题材绘画的多元价值,为未来艺术创作提供更多宝贵经验。
一、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特点
(一)固定的主题
纪念性题材绘画并不是图解说明,而是艺术品,且具有独特创作风格。在作品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作品主题,纪念性题材绘画的典型主题为先行艺术创作,但受到特定的历史事实、时空以及主题人物制约,若是超越范围那么很难对作品主题进行界定,很难纳入纪念性题材绘画范畴。对于已发生历史会延伸不同的理解与观点,但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需要遵循基本创作原则,任何历史想象都不能与历史真实相悖。纪念性题材绘画不仅具有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还能够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历史面貌,实现作品真善美的传达。艺术家创作时需在历史事件真实性与创作性中选择更恰当的平衡点。在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过程中,题材具有局限性,主题框定于具体时间、具体事件或者具体人物,属于历史纪实。因此,在主题选择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纪念性题材更重视表达思想内涵,注重纪念精神长久性与民族精神傳递性的表达,能够让观者融入艺术家期望表达的思想情境。
(二)叙事性手法
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过程中,为了能够展现历史事件的起因以及发展过程,需要选择叙事性创作方式。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主要选择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有关历史情节进行创作。若是独幅纪念性题材绘画作品,那么可以利用其他手法展现创作目标,如象征性表现手法。在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初期,需要做好历史再次了解及深入解读,确保作品内容的历史真实性,需要多方面考察当时的社会人文环境,诸如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特定人物造型等等。考察不能只拘泥于文献考察,还需要通过专家咨询、博物馆实地考察等进行取材,工作较为烦琐、复杂。若是想要还原历史,那么就需要开展大量准备工作。纪念性题材绘画主要采取大型绘画的呈现方式,这就对绘画尺幅提出一定的要求。面对大幅作品,很多画家不知所措,这就对创作者的创作构思与创作实践提出巨大的考验。因此,需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手段探索创作方式。
(三)彰显时代风貌
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体现时代风貌,彰显人物所处与事件发生的那个时代特征。每个时代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特征,从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变化明确不同时代的发展变迁。若是为了纪念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或特定人物,那就需要从细微处着手展现时代风貌,提升作品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在展现外在时代风貌时,还需要关注主体环境下的精神风貌。纪念性题材绘画不是一张图像说明,而是艺术品,彰显方方面面,体现出崇高严肃的理想色彩。纪念性题材绘画作品艺术性比较强,同时更具有时代精神。
二、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价值
(一)社会价值
每一个国家文化发展都是该国综合实力发展进步的缩影。国家强大与国际形象提升单纯凭借经济增长与科技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根据中外历史经验,若是国家文明进步,那么民族精神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若只关注国家物质繁荣而忽略人民精神追求,那么文明会渐渐丧失活力。21世纪以来,国家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不仅需要关注国家的物质文明发展,还需要重视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纪念性题材绘画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仅承担记录历史的作用,还能够体现民族精神与社会思考。纪念性题材绘画不仅能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利用视觉传达方式展现伟大的民族精神。以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为例,《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油画的经典作品,该作品同其他纪念性题材作品相同,创作内容比较客观并且还有据可查,真实还原了历史面貌。还原客观场景的创作方面难度很大,只能凭借艺术加工实现情境再现。这就是绘画的魅力所在,这就是它作为纪念性题材绘画特有的社会价值。1937年在中国南京发生的大屠杀,是中国的血泪史,离年轻一代人逐渐远去,但历史是人类进步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过去,影响着现代,也指向了未来。这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历史,从某种角度来看,对其的记录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这一历史事件以直接的视觉图像展现给如今的人们,能够让人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提高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艺术价值
纪念性题材绘画在任何时期都是国家所倡导的主流艺术,在中国美术主体精神构建过程中发挥引领与主导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开始重视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艺术家也渐渐关注现实,作品内容与社会变革、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彰显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人民成为了艺术创作主题。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创作的想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历史经验的积累之上,大量的作品观赏与文献阅读对于艺术家创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历史画创作者大都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他们有激情和有信仰,在创作中以讴歌英雄人物为主,虽然在绘画技巧上并没有现在成熟,但因为有这样的激情和信仰的力量,其作品在现在看来还是那么震撼人心。与其相比较,国家组织的这两次重大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工程,创作者大都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视角发生了变化,是以观察者的视角对历史再次审视创作。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不再将中心放在一个历史人物身上,而是放在更细微的细节描绘和画面氛围的烘托上,可见每个时代对于历史都有不同的解读。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是历史观与艺术观的综合呈现,体现了当下时代的艺术价值。如今的纪念性题材绘画作品更加关注人性和艺术本身的感染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大都表现人物的英雄气概,而当下的艺术家更关注其背后的故事,在艺术创作上当代创作者的理性和对于人性的反思更加明显。对于人性的探索,使我们进入到历史的更深处,使创作之心真正与历史精神融合在一起。对于人性的强调是当下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的重要特征,每个时代在艺术创作上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带有形式上和观念上的突破,正因如此才体现出艺术的进步性和丰富性。作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章,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终究也会变成历史,未来的此类艺术创作想必又会以新的出发点再次起航,但永远磨灭不了纪念性题材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可替代的价值。
(三)史学价值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牵动亿万人的心,直接影响人类命运及民族存亡,其中具有积极历史意义的英雄人物与历史事件被歌颂、被传扬。艺术家们通过考察走访,将接近真实历史的人物与情景以绘画的方式呈现给人们,以视觉图像还原真实历史。同文字相比,图像更容易传达给人们难以表达的心境和情绪,表现力更强。观者结合个人知识储备,通过绘画作品来回顾历史,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社会生活。若是没有记录古代历史的画作,那么很难了解古代社会历史风貌及古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具有图像功能的历史题材绘画是社会风貌与历史变迁的重要研究史料。作为纪念性题材绘画的重要价值体现,史学价值主要在于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及人文风貌进行记录,配合真实性、可靠性描述。若是对历史进行不真实描述或者篡改,那么便不具备史学价值。对后人来说,真正具有史学价值的作品为历史研究及观点考证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文字文献还是图像资料,仅仅信任一种资料可能造成对历史的片面认识与片面解读,因此,文字文献与图像结合才能更好地研究历史。从目前来看,历史文化遗存与文字、图像共同构成了历史材料,图像与文字二者相互对照阐释。原始社会就已经利用简单图像记录社会活动与生产活动。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在各个朝代都有描绘当时社会风俗的作品,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其中的代表,彰显了纪念性题材绘画的史学价值。
三、结语
纪念性题材绘画具有独特的内在精神,体现重点并不只是展示画面艺术美感,而是在画面内容上表达内在精神情感。纪念性题材绘画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继承传递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进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同时,它实现了具象表达和抽象情感传达的有机统一,提升了人们的历史认同感。纪念性题材绘画创作具有多元价值,同其他绘画有所区别,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与很高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淑卿,高晓燕.浅析纪念性艺术的社会价值:以纪念性雕塑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 (12):278.
[2]王明宁.浅谈黎族神话传说题材在绘画创作中的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4):91-92.
[3]卢珊珊.浅谈绘画创作中主题性的表达[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3):173.
[4]杨悦浦.主题性绘画在价值判断上的超越[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4):55-57.
[5]尚辉.发现与开拓:广西题材美术创作对于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的价值[J].美术,2017(5):92-99.
[6]李時兵.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中情节性绘画手法和纪念碑性绘画手法再讨论[J].艺术探索,2017(5):48-55.
本文章来源于知网、维普、万方、龙源、中国期刊网等检索数据库。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版权属于原作者和检索平台,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 上一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况
- 下一篇:浅淡新时期工人文化宫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今日最新论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51-2811-9165 | |
客服电话: | 151-2811-9165 |
客服: | QQ:2261538389 |
微信:15128119165(同微) | |
联系邮箱: | wentougaolun@163.com |
论文发表?猛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