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史艺术 >

【文史艺术】

帮您发文史艺术

新媒体在思想道德宣传的作用

时间:2020-10-24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75次

关键词:参编教材,教材出版,专利申请,文史艺术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更多借助新媒体。每天使用新媒体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交往方式到行为习惯,乃至思想道德层面带来深刻变化和影响。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层面解读新媒体在思想道德宣传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道德;互联网
  1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网民数已经居世界之首,截至2018年底,仅手机网民即达8亿之多。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而是更多地借助于新媒体。新媒体依托于手机、电脑,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播于受众。在新媒体用户中以青少年为主,他们通过新媒体了解新闻、发表言论,进行休闲娱乐、人际交往,这种便利的学习、交往方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庞大的这一优势使得新媒体成为大众的忠实使用者。然而,信息量大,难免会有很多不良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出来,比如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与视频,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因此,加强积极向上的媒体信息宣传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的优势
  新媒体传播的开放化通常情况下,传统媒体传递信息是单向的,一般由固定一端发布信息,而新媒体传播信息是开放化的、不固定的。新媒体不受层级限制,任何一个个体都可能是一则信息的发布端,使信息能够多元多渠道流通。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多样,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又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传递可以呈现环形状态,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传统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新媒体背景下,交流方式和频率发生很大变化,大众之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得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在新媒体中,客体与主体的界限区分不是很明显,主、客体混为一体,传播信息呈现发散模式,任何一个个体发布的信息都可能引起社会关注,成为热点问题,使得信息传播开放化、自由化、多样性。新媒体传播信息琐碎化传统媒体一般是整合信息后再集中发布,而新媒体不同,可以根据事件、信息的发生流向外界。在实现信息过程传播中,新媒体的信息是琐碎化的,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传递出来。这一优点使得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被新媒体一步一步地推出市场,更多的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出来。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琐碎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使信息更加接近平民化,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3新媒体对思想道德宣传的影响
  新媒体为思想道德宣传提供了新载体新媒体已经演变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的时事、方针政策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便捷轻松地传递给大众。最前沿的信息往往也是通过新媒体传播给广大民众的,如果把握住民众与新媒体间的密切关系,便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大力宣传正面报道,培树典型事件和人物,从不同侧面为大众树立各种榜样。这样对民众思想道德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视,对影响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1]。新媒体增强了思想道德宣传的吸引力和时效性传统媒体在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时缺乏吸引力和时效性,而新媒体解决了这一问题。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QQ等途径开展不同方式的思想道德宣传,尤其是通过一些公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扬正能量。受众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参与一些事件和问题的讨论,他们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自由地发表看法,不受现实的干扰,匿名性成为民众情感表达和发表言论的首要选择。开放和虚拟的网络环境使得受众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甚至一些民众可能过度沉迷网络世界而脱离社会,进而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因此,要多利用新媒体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新媒体使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难度加大现实生存需要和媒体发展的要求推动新闻媒体价值选择的变化,但是简单地迎合商业利益,无疑也会影响新闻报道的价值,同时影响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比如在针对“民工”“女大学生”等相关事件的报道中,某些新闻媒体为迎合大众猎奇需求,以便更多地吸引受众眼球,过分解读某些负面新闻,放大了个体行为对于群体的影响,导致在受众心中针对此类群体“刻板印象”的形成,影响社会对于该类群体的基本认知。另外,当前一些新闻媒体为增强自身商业利益,获得更多社会关注,着重报道一些“性、腥、星”等新闻内容,甚至有某些新闻以第一时间报道明星花边新闻为主要手段,使得新闻报道价值不断低俗化,使得新闻价值在发挥引导作用中失去效力。因此,新闻媒体在遵循媒体发展的规律和工作要求上,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如实反映事实真相,从不同群体角度出发进行群体现状报道,并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面临信息安全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冲击在国际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实现共享性、开放性、个体性和传播快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使得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依托于新媒体在网络上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平与战争并存,个别西方大国依旧在推行霸权主义,他们借助技术优势,利用自身掌控的互联网软件系统,在发展中国家宣扬所谓的“人权”“民主”,并进行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渗透。据官方报道,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我国网民通过网络了解新闻、观看视频,不可避免地受到网上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网络上散发的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国主流文化造成暗潮涌动的侵蚀,使我国思想道德宣传工作面临信息安全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2]。
  4运用新媒体加强思想道德宣传的对策
  新媒体的出现既为思想道德宣传带来机遇,也使其迎来挑战。面对高速传播、信息繁杂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方式,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有效的思想道德宣传。创新思想道德宣传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增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宣传要善于利用不同的途径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新媒体中站稳主阵地,开辟新领地,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另一方面要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继续开展思想道德宣传,整合资源,使两者互为弥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这样既可以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长处,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好故事,又可以善于利用新媒体,发挥主动性,占领新媒体主战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种“软力量”,在网络阵地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统领,扩大主流声音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增强话语权,提高思想道德宣传的实效性[3]。加强媒体人职业精神的培养思想道德宣传工作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媒体人作为新闻内容的制作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新闻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善心传递社会能量,以爱心解读社会现实,满足受众群体,尤其是以青年为主的社会建设主力群体的社会需求。同时利用自身报道中的“人格保护”意识以及“情感满足”表现,同情社会中的弱者,真正在善待生命的精神报道中加强自我价值约束,传递社会平等观念,增强我国民众对于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信任感,提高社会伦理道德水平,进而推动其积极投入社会建设中。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在报道具体的新闻事件过程中,应该弘扬正能量,要善于去挖掘一些真实而典型的事件进行报道和宣传,让社会大众对各社会层面有更多的了解。另外,新闻工作者还需要从新闻内容的全面价值解读出发,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挖掘新闻内容中有关社会人文关怀的内容,以真实的报道宣扬自由、民主、科学等价值观念,影响大众群体的思想价值观。政府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审查和监督政府部门在媒体工作过程中,需要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当前媒体传播的现实情况,同时从社会民众伦理道德建设角度出发,加强对于某些负面新闻内容的惩戒力度。首先,通过某些限制要求的出台,禁止某些不正当的媒体传播活动。比如对于侵犯公民隐私权、为博取公众眼球恶性竞争的新闻手段,需要予以严惩。其次,针对某些媒体工作者可能存在的灰色收入,需要规范新闻传媒的工作秩序,避免媒体成为某些群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当然,也可以利用如对“新闻类节目中禁止手机短信竞猜通知”“封杀网络游戏节目”等政策,加强新闻媒体工作的规范性,以便促进媒体传播的良性发展以及社会价值的正向宣传,引导民众伦理道德的积极构建。
  5结语
  在媒体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正视自身的新闻传播行为以及新闻工作价值,从受众角度出发,从推动社会价值观建设角度出发,以促进社会民众伦理道德有效构建为宣传指导标准,强化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意识,有效处理新闻的商业利益,坚决抵制各类低俗现象对新闻内容的影响,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新闻报道的选择。新闻媒体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职业道德,提升报道的价值。政府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完善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促进我国民众伦理道德的正向构建。另外,更要学会利用除新闻媒体的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思想道德教育,进而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坤,李佳.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21-124.
  [3]梁捍东.新媒体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4(7):47-56.
  [3]何小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思维[J].高校辅导员,2017(6):29-34.
  作者:方小英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单人木偶戏民俗文化有何特质
下一篇:试论抗疫主题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