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论文 >

【农业论文】

帮您发农业论文

清丽雅致绘江南—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桃花坞木版年画赏析

时间:2020-10-30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杂志社官网 点击:167次

关键词:职称评审,期刊投稿,期刊论文发表,农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主要于新年期间张贴,故名年画‍‌‍‍‌‍‌‍‍‍‌‍‍‌‍‍‍‌‍‍‌‍‍‍‌‍‍‍‍‌‍‌‍‌‍‌‍‍‌‍‍‍‍‍‍‍‍‍‌‍‍‌‍‍‌‍‌‍‌‍。 中国木版年画最有影响的当推“南桃北杨”,北方以天津杨柳青年画为中心,南方则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中心‍‌‍‍‌‍‌‍‍‍‌‍‍‌‍‍‍‌‍‍‌‍‍‍‌‍‍‍‍‌‍‌‍‌‍‌‍‍‌‍‍‍‍‍‍‍‍‍‌‍‍‌‍‍‌‍‌‍‌‍。 桃花坞木版年画印制十分讲究,构图饱满,以表现吉祥喜庆、戏曲故事等题材内容为主‍‌‍‍‌‍‌‍‍‍‌‍‍‌‍‍‍‌‍‍‌‍‍‍‌‍‍‍‍‌‍‌‍‌‍‌‍‍‌‍‍‍‍‍‍‍‍‍‌‍‍‌‍‍‌‍‌‍‌‍。 桃花坞木版年画出现较早,影响也较大,并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和艺术特色鲜明而著称。
 
苏州木版年画的兴起与发展
 
  苏州在明代已是版刻中心,一些书籍插画绘工之精、雕刻之妙在古典版画中具有突出地位,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精美的苏州木版年画。 到明代后期,苏州木版年画已经蔚然兴起。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苏州木版年画得到进一步发展,桃花坞及北寺塔一带画铺林立,刻印年画开张逐渐变大,多竖幅整张立轴。 除了表现历史故事和侍女娃娃外,取材于江南景物、表现苏州地区富庶和繁荣的城乡生活风俗画成为主流,代表作有《苏州万年桥图》《苏州阊门图》等。 这类年画在绘刻上还吸收了西洋透视画法和铜版画的技巧,整个画面表现得广阔深远,成为展示这一时期绘刻水平的代表性作品。
 
  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兵在苏州发生激战,山塘画铺在战火中损失严重,手绘年画几乎绝迹。 聚集在桃花坞一带的画铺也大量被毁,但木版套色的年画业务得以保存并继续维持。 为了适应普通民众的需要,逐渐以小开张的画幅为主,门神、戏曲年画成为主要产品。 此时出现了王荣兴、陈同盛、陈同兴、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铺,这些画铺在当时都有不小的影响力,有的一直维持到20世纪前半期。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桃花坞木版年画也受到极大冲击,画铺越来越少,传统雕版技艺和染色印刷技术的传承也越来越困难,亟须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与文化内涵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画、刻、印分为三大谱系,在长期的创作和实践中,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各自摸索出了独特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工艺制作程序。 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桃花坞木版年画以门画、中堂、条屏为主要形式,题材多为祈福迎祥、驱凶辟邪、民俗生活、戏曲故事等,深受江南百姓的喜爱。
 
  祈福迎祥
 
  祈福迎祥类年画一般张贴于正厅或房间。 《寿字图》《三星图》等为中堂画,多挂于正厅墙上,表达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 民间信仰与生育问题也紧密相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民众中普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的观念。 因此,一般新人房或媳妇房,都会张贴《百子图》《麒麟送子》《五子夺魁》这一类年画,表达子孙满堂和望子成龙的心愿。
 
  《一团和气》。 《一团和气》是桃花坞木版年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相传《一团和气》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明代朱见深所绘的《一团和气图》。 年画中的人物身体蜷成一团,乍一看像一个衣着华丽、憨态可掬的胖娃娃。 可再仔细一看,眉眼间的皱纹却像极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而头上的两个发髻又是古时候年轻女孩才会梳的发型。 人物上身穿的华服用色及花纹装饰有明显的女性特征,而人物下身所着的宽松的裤腿又暗示了其男性的身份。 脚上的一双带有孩子气的弯曲的鞋履以及脖子上挂的长命锁又表明其应是一个孩童。 画中人物双手执写有“一团和气”的横幅。
 
  相较于桃花坞木版年画中其他题材的年画,《一团和气》构图显得极具整体感,造型独特。 它采用圆形构图,整个画面干净整洁,丝毫不显累赘,圆形构图内部完满,与无锡泥塑中的“大阿福”如出一辙。 画面巧妙的夸张变形处理,喜笑颜开的形象描绘,表现出和气致祥、喜气洋洋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和谐”愿望的追求,象征团圆、圆满。
 
  《百子图》。 “百子”的典故最早出自《诗经》。 古有“周文王生百子”的传说流行于世,因而衍生出《百子图》的绘画题材。 《百子图》寓意多子多福、子孙满堂,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因此在年画中非常流行。 图中突出描绘了状元游街和五子夺魁等吉祥情节,并有放风筝、耍龙灯、琴棋书画等活动,整个画面喜气洋洋,富有浓郁的民俗气息。 此图样在清朝前期即出现并受到民众的喜爱,后在长期流传中不断丰富和翻刻,是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经典作品。
 
  《麒麟送子·天赐麟儿》。 麒麟是我国传统神兽,龙头、狮尾、鹿身、马足,俗称“四不像”。 传说麒麟性情温和,它常受天帝派遣,护送富贵之人降生人间,所谓“天赐贵子”。 麒麟有时也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图中童子跨骑麒麟、手持如意,“麒麟送子”隐喻麒麟自天而降,与赠贵子,寓意吉祥。 常用来装饰新婚洞房或贴于年轻夫妇房门之上。
 
  《五子夺魁》。 《五子夺魁》是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民间艺人常以此作为年画题材,逢年过节,赠送亲友,表达普天之下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此类年画多张贴于儿童房间。 图中人物为清代装束,打扮入时的两位少妇,正在照应着五个幼童,其中束紫金冠之童子高举盔帽,引起周围四个孩童的争抢,形态生动。 “盔”与“魁”同音,表示夺盔者即象征高中状元之意。
 
  驱凶辟邪
 
  门神是年画中最古老的品种,其早期的主要功能是镇宅辟邪、求福禳灾‍‌‍‍‌‍‌‍‍‍‌‍‍‌‍‍‍‌‍‍‌‍‍‍‌‍‍‍‍‌‍‌‍‌‍‌‍‍‌‍‍‍‍‍‍‍‍‍‌‍‍‌‍‍‌‍‌‍‌‍。 南北朝梁朝的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载:“门旁设二板,以桃木为之,而画册神荼郁垒以压邪,谓之桃符。 一年一换,故以为新年故事也。 ”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门神的形象转变为手持钢鞭的尉迟敬德和手持铁锏的秦叔宝,唐玄宗时代又有百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的钟馗像。 随着时代的发展,门神画的内容、种类、形式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吉祥寓意性质的装饰作用日益加强。
 
  《天官五子门神》。 天官门神出现于宋代,应与道教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强的祈福心理有关。 道教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其中,天官被奉为赐福紫微帝君,特别受到世俗的崇拜,成为文门神的主要角色。 《天官五子门神》描绘的是五代后周时期燕山人窦禹钧养育五子俱登科扬名的故事。 画面中主要人物为天官,身着宰相官服、神情慈祥欢悦,天官由五个仙童伴随左右,仙童执捧牡丹、灯笼等物。
 
  《赵公明·燃灯道人》。 赵公明与燃灯道人同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 赵公明是民间传说中主管财源的神明,燃灯道人是以佛教燃灯佛为原型创作,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 画中右方眉间绘有八卦太极图,坐骑梅花鹿,手托如意,高举量天尺的是燃灯道人。 左方黑红花脸,骑虎扬鞭,手托财宝的是赵公明。 画中形象地展现了二人交战的情景。 此对门神除了镇宅除祟外,还有迎祥纳财的寓意,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
 
  民俗生活
 
  年画之所以深受欢迎,与其描写和反映世俗生活为主的创作宗旨有很大关系。 这类题材地域生活气息浓郁,多展现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人们向往的生活表现,同时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常见的题材有《逼鼠蚕猫·黄猫衔鼠》《端阳喜庆》《春牛图》等。
 
  《逼鼠蚕猫·黄猫衔鼠》。 苏州自古就是东南名郡,是闻名全国的丝绸之乡,种桑育蚕历史悠久,蚕俗繁多。 在蚕月前,苏州地区的蚕农们常常张贴《蚕花茂盛》《逼鼠蚕猫》之类的桃花坞年画以祭祀蚕神,祈求蚕丝丰收。 蚕农在门上贴一张虎视眈眈的《逼鼠蚕猫·黄猫衔鼠》或《猫王镇宅·蚕猫避鼠》的年画,既是新年时门扉的装饰,又含有“驱除鼠患”“闲人止步”之意。
 
  《端阳喜庆》。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传统民俗活动,在春秋时期主要是祭祀和竞渡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性不断增加。 魏晋南北朝时期,龙舟竞渡活动的民俗性已经很浓。 隋唐五代时期,赛龙舟成为五月五端午节中最受重视的体育活动。 两宋时代,赛龙舟广为盛行。 宋室南渡,赛龙舟活动更为兴盛。 元代,在南方水乡一直盛行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进行划龙舟的习俗。 此画充分表现了龙舟划手们奋力划船的情景。 此外,船头绘有文武财神,船尾绘有和合二仙等形象,生动而真实地描绘出江浙一带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戏曲故事
 
  元明清是小说创作非常活跃的时期,相继出现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小说,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明清时期苏州是江南一带的戏曲中心。 明万历时,著名昆曲戏班“瑞霞班”和“吴徽州班”主要活动于苏州。 清代,苏州开始出现戏园,看戏听书逐渐成为苏州民众最为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 到康乾时期,据说活跃在苏州的戏班达千家,“城内城外,遍开戏园”,各种戏曲演出“昼夜不绝”。 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任何一出戏本唱本,在年画中几乎均能寻得行踪,其中家喻户晓的有《白蛇传》《孙悟空大闹天宫》《杨家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景阳冈武松打虎》等经典名作。
 
  因为过去的戏曲是以“出”来表演的,故此类题材又称之为“戏出年画”。 此类题材的年画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增加节日喜庆气氛的作用,还有认知、教化的启蒙教育作用和娱乐功能,主题内容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和趣味性,描绘正义与邪恶、忠义与奸佞、善良与丑恶等,寓教于乐。
 
  博物馆论文范例:浅论自然博物馆生态文明教育
 
  小 结
 
  中国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风格迥异。 年画作为一种区域民俗文化,受到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影响。 苏州山水绮丽,桃花坞年画融会了江南文化的精秀细巧,形成了清秀淡雅的艺术特色。 早期的桃花坞年画,清雅细秀、结构复杂。 这一时期的年画,在题材选样、色彩运用、手法处理等方面,深受宋、元、明以来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影响,尤其是表现城市风景和美女之类的年画,极为工整细密。 后期面向普通民众的年画,也具有明显的江南风格,人物造型生动欢乐,色彩浓淡适宜。 桃花坞木版年画不仅仅是技术和美学意义上的工艺呈现,更是苏州地区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在造物、用物过程中的传播、传承与实践。
 
  作者:伍晴晴 苗 璞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谈谈盗蜂的预防
下一篇:农机农艺如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