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
帮您发农业论文基于Corel draw软件的芦荟改性粘胶纤维/棉织物制备及性能测试
时间:2020-09-10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网络 点击:92次
关键词:学术论文,著作出版,参编教材,农业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基于 Corel draw 软件制备芦荟改性粘胶纤维 / 棉织物。选用芦荟改性粘胶纤维 / 棉 / 混纺纱作为原料,基 于 Corel draw 软件进行织物款式设计,通过改变织物组织与纬纱密度,制备织物,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优化了整个生 产工艺。结果表明,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含量较多,则织物透气性、透湿性、悬垂性良好;经纱密度与纬纱密度较小, 则织物透气性、透湿性、悬垂性、褶皱恢复性良好。
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趋势下,消费 者对于服装要求不断提高,亲肤与舒适则成为了基础性 要求。因此,芦荟改性粘胶纤维与竹浆纤维等新型原料 实现了在服装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其中,芦荟改性粘胶 纤维即添加芦荟全叶提取液,以此纺制生产的再生纤维 素纤维,带有益于人体的氨基酸与多糖。而且芦荟粘胶 纤维具备良好吸湿性、导湿性、抗菌性,可保障织物舒 适性。所以,基于芦荟粘胶纤维的织物备受消费者欢迎 [1]。
1 芦荟改性粘胶纤维 / 棉原料
1.1 规格 成 品
宽 150cm; 经 纬 纱 选 用 芦 荟 改 性 粘 胶 纤 维 / 棉混纺纱;经纬纱线密度即 15.1tex;经纱密度 435 根 /10cm;纬纱密度 278 根 /10cm。
1.2 风格特性织物经纬纱选用白色与浅蓝色作为主色调,红棕色、 棕色与蓝色搭配,和织物组织配合,在织物表层构成方 格网络,强化织物立体感。织物组织沿着花纹进行表层 与内层经纬纱位置转换,并把双层织物相互衔接,以构 成整体,在强化保暖性能的基础上,织就各式各样炫彩 的织物 [2]。
2 芦荟改性粘胶纤维 / 棉织物制备 基于 Corel draw 软件进行芦荟改性粘胶纤维 / 棉织 物设计与制备,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2.1 络筒
选用中速、小张、降羽工艺,以自动化络筒机开展, 由于经纬纱细密,为避免出现断头或降羽现象,基于络 筒通道整洁,科学规范行车速度,降低到 1km/min。挡 车工人应定期对纱线通道进行详细检查,以确保纱线通 道内部不留存杂质,并进行络筒实时检测,即断头自动停止装置、PZ 喷嘴装置、槽筒表层状况等等,一旦发现 问题,必须快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避免由于设备故障, 出现疵筒。
2.2 整经
通过中速、小张、三均工艺,以分批整经机开展。 为避免张力不均匀,造成浆轴纱线倒头或者绞头,在整 经过程中,需要适度调整张力装置,保证单纱张力处于 适当状态,片纱张力保持君正。同时,还需强化车间优 化管理,提升操作控制水平,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疵 点 [3]。
2.3 浆纱
在生产过程中,空气湿度较大,为防止织物发生霉 变或者腐败,浆料配合比中需适度增加防腐剂,即 2- 萘 酚。在浆纱阶段,应选择中速、小张、贴伏毛羽工艺, 以浆纱机开展。科学有效控制浆液的含固率、粘度与 pH 值等指标,以及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从而确保上 浆效果显著。通过检测,浆纱工艺之后,浆纱增强率上 升为 22.8%;减伸率即 41.1%;毛羽损失率即 86.6%。
2.4 穿经
穿经选择四页综框,根据 1、3、2、4 顺序飞穿,避 免由于经密过大,导致纱线出现粘连或者断头现象。停经片则选用四列,根据 1、2、3、4 顺利穿过 [4]。
2.5 织造
通过中速、中张、早开、高梁工艺,以喷气织机开展。 需要严格控制气压,避免过高,造成纬纱被吹散。同时, 还需强化喷气织机设备详细检查工作,特别是异形筘、 喷嘴、纬检测设备等引纬设备全面检查,以保障引纬操 作有序完成。因为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吸湿之后,强力损 失过于严重,这就需要增强织造车间温度与湿度优化管 理,温度控制于 20℃ ~25℃;湿度控制于 60%~65%。 为了有效保障布面整体质量,防止出现筘痕,后梁的高 低位置明确为 2。
2.6 后整理
制作完成的织物后整理包括烧毛、退浆、水洗、定性、 预缩。烧毛选择对烧方式,而退浆选择酶退浆方式 [5]。
3 织物性能测试分析
3.1 质量与厚度
选用电子天平与数字化织物厚度仪器对织物质量与 厚度进行检测,织物组织与经纬纱密度相同时,芦荟 改性纤维含量过少,则织物质量偏小;经纬纱密度与混 纺纱比例相同时,平纹织物与提花织物相比,质量、厚 度相对较小;织物组织、经纬纱密度、混纺纱比例相同时,纬密较小的织物质量偏小。
3.2 透气
以织物数字化透气性量测仪器进行透气性检测,测 试五次,以均值为最终值。芦荟改性纤维 / 棉织物透气 性相比芦荟纤维织物,相对较差,而混纺比例对于织物 透气性的影响相对显著;纬纱密度相对较小的织物透气 性良好,在密度逐渐缩小的趋势下,织物纤维含量随之 缩减,缝隙增大,透气性也明显提高;在织物组织中, 经纬浮长存在差异的不规则型织物内纱线聚集为束状的 水平相对较高,相互交织的缝隙偏大,那么直通缝隙也 比较大,织物透气性良好。
3.3 透湿
选用透湿杯,处于温度 24℃、湿度 37% 环境下, 进行织物透湿性检测。织物的芦荟改性纤维含量较高, 则透湿性高,与棉纤维相比,芦荟纤维的吸湿性与除湿 性明显偏高。织物纬密较小,则缝隙大,说明织物纤维 透湿性良好。
3.4 悬垂
选用织物悬垂性风格测试仪器面向悬垂性进行检测。 织物柔软,则下垂性较大,光线遮挡效果好,悬垂性良好。 而硬挺度系数相对偏小,悬垂程度均值大。织物的芦荟 改性纤维含量较高,则悬垂程度高,悬垂性良好。而纬 纱密度偏小,则织物的悬垂性较好。所以说,芦荟改性 纤维织物与棉织物相对比,悬垂性偏高,在纬纱密度降 低影响下,悬垂性有所提高 [7]。
3.5 热传导
选用织物风格仪器进行织物热传导率检测,芦荟纤 维织物的导热性高。织物导热系数与空气、纤维导热系 数息息相关,静止状态的空气导热系数较小,所以,导 热系数会在织物厚度逐步增大的趋势下,呈现线性下降 状态。织物的均浮长越长,则导热性越小。这主要是由 于均浮长越长,则织物就会十分松胀,其中静止状态的 空气含量就越高,这样一来,织物克罗值就会随之增大。 然而均浮长长度超出既定标准,则会造成织物中静止状 态的空气稳定性降低,此时克罗值反而会下降。
3.6 褶皱回复
选用织物褶皱回复性检测仪器对织物的褶皱回复角进行测试。处于 10N 负荷下,芦荟改性纤维与棉织物的 结合比例与织物褶皱回复性密切相关,即在芦荟改性纤 维含量逐步下降趋势下,褶皱性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状 态。而纬纱密度相对较小时,则褶皱的回复角较大,褶 皱抵抗性强。此外,织物厚度与褶皱抵抗性息息相关, 厚度越大,褶皱抵抗性能就越好。
3.7 抗毛球
选用起毛球仪器对织物抗毛球性能进行检测。转数 设定为 60r,直径 15cm,测量周围 2cm2 以内的毛球数量, 选择 5 个不同位置以均值为标准值,得知芦荟改性纤维 / 棉织物结合比例对于织物的抗毛球性能影响并不显著。 但是纬纱密度越小,织物毛球数量越多,则抗毛球性能 越差。这主要是由于纬纱密度过小,那么织物松散,极 易拉伸,出现毛球 [8]。
纺织论文投稿刊物:棉纺织技术(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和《棉纺织技术》期刊社编辑出版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4 结论
总之,芦荟改性纤维织物服装用性能与纤维含量、 织物密度、组织息息相关,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含量较多, 则织物透气性、透湿性、悬垂性良好,经纱密度与纬纱 密度较小,则织物透气性、透湿性、悬垂性、褶皱恢复 性良好;络筒工艺环节通过中速、小张、降羽工艺,基 于保障络筒通道干净,科学设置络筒行车速度,定期详 细检测纱线通道,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出现瑕疵;整经环 节选用中速、小张、三均工艺,为了避免因为张力不均匀, 造成浆轴纱线出现瑕疵,在整经环节,应合理调整张力装置,确保单纱与片纱的张力保持在均衡状态;织造阶 段应遵守中速、中张、早开、高梁工艺,适度控制气压, 防止纬纱吹散;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具备有益于人身体的 成分,适宜于生产各种风格类型服装。
参考文献
[1] 马顺彬 . 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弹力色织物的生产 [J]. 棉纺织技术 ,2016(12):61-64.
[2] 赵菊梅 , 高小亮 , 刘华 . 棉与黑色芦荟改性粘胶混纺针 织纱的生产体会 [J]. 棉纺织技术 ,2015.43;(09):72-75.
[3] 姚桂芬 , 刘海文 . 芦荟改性粘胶衬衫用织物性能研究 [J]. 棉纺织技术 ,2014,42(1):31-34.
[4] 马顺彬 . 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双层织物的设计 [J]. 棉纺 织技术 ,2017,45(12):74-76.
[5]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芦荟改性粘胶纬弹色织 物及其生产工艺 :CN201610804281.5[P].2016-11-23.
[6] 陈贵翠 , 陈燕 , 张立峰 . 芦荟粘胶纤维针织物的性能研 究 [J]. 上海纺织科技 ,2014(3):13-15.
[7] 钱建忠 . 服装纺织用吸湿发热粘胶纤维制备方法与性 能研究 [J]. 粘接 ,2019,40(8):5-7.
[8] 何俊 , 王慧 , 杨璐 . 舒适型芦荟改性粘胶纤维 / 棉织物 及其服装的设计与生产 [J]. 上海纺织科技 ,2018(5):37- 39.
作者:钱建忠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 上一篇:新常态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 下一篇:兼论新时代稻作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今日最新论文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51-2811-9165 | |
客服电话: | 151-2811-9165 |
客服: | QQ:2261538389 |
微信:15128119165(同微) | |
联系邮箱: | wentougaolun@163.com |
论文发表?猛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