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

帮您发经济管理

数字消费券促新基建与新消费同频共振

时间:2020-09-07 作者:lylunwen 所属分类:网络 点击:74次

关键词:职称评审,期刊投稿,期刊论文发表,经济管理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新基建”与“新消费”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两个议题,在后疫情语境下担当着复苏中国经济的重任‍‌‍‍‌‍‌‍‍‍‌‍‍‌‍‍‍‌‍‍‌‍‍‍‌‍‍‍‍‌‍‌‍‌‍‌‍‍‌‍‍‍‍‍‍‍‍‍‌‍‍‌‍‍‌‍‌‍‌‍。这两个议题虽有着不同的经济学含义,但在经过数字化助力、被寄予重启消费厚望的消费券连接下,一座架在“新基建”与“新消费”之间的数字桥梁正在历史性形成之中,而产业互联的新经济逻辑及其物理平台,使“新基建”与“新消费”同频共振成为可能‍‌‍‍‌‍‌‍‍‍‌‍‍‌‍‍‍‌‍‍‌‍‍‍‌‍‍‍‍‌‍‌‍‌‍‌‍‍‌‍‍‍‍‍‍‍‍‍‌‍‍‌‍‍‌‍‌‍‌‍。
 
  本文基于消费券政策出台的宏观背景及其作用发挥的微观机理,结合当前各地数字消费券释放出的消费红利,提出应当从新经济的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客观评价这轮数字消费券的多维价值‍‌‍‍‌‍‌‍‍‍‌‍‍‌‍‍‍‌‍‍‌‍‍‍‌‍‍‍‍‌‍‌‍‌‍‌‍‍‌‍‍‍‍‍‍‍‍‍‌‍‍‌‍‍‌‍‌‍‌‍。作为产业互联“新基建”的“小试牛刀”,既要重视其对眼下促进消费回补和带动经济复苏产生的即期显性效应,更要关注其对引导新基建、聚合新要素、厚植新生态、培育新消费、助力新主体、协同新治理的远期隐性效应,尤其不应忽视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经营能力、健全各地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等方面潜在的积极影响,并建议由第三方机构进一步对数字消费券发挥的综合效应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与评估。
 
  一、消费券缘起:宏观背景与微观机理
 
  (一)解冻消费和复苏经济的应对之策
 
  在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防控走向常态化、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宏观形势下,持续被压制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正随着复工复产得到恢复与改善,亟需实施有效释放消费潜能、促进经济回升的应对之策。其中,消费券成为诸多省市提振消费的首选项,全国多地纷纷投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就包括了消费券的发放。
 
  除了借助当地政务服务APP发券,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联合互联网平台发券。在以互联网支付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加持下,电子形态的数字消费券登上了历史舞台。数字消费券成为引燃居民消费信心的导火线,也是平台公司深耕细作切入产业互联网的契机——以消费券为纽带,将更多的终端消费者与更多的行业和地方政府连接在一起,共同促进经济复苏。
 
  商务部副部长5月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190多亿元,肯定了“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实现提振消费的目标,促进人气回升,为餐饮、零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带来了客流量,增加了实际收入。”各地在实施消费券政策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支付平台发放与核销,仅武汉一地4月20日至26日通过微信支付发放的消费券杠杆率就高达11.5倍。
 
  (二)消费券的效用基础与传导机制
 
  从经济学原理结合政策反馈来看,消费券的效用传导机制,体现在多个环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不同层面的微观机理包括:
 
  1.扩大效应与乘数效应。即通过经济活动中某个变量的增减,引起整个经济总量变动的连锁效应。具体而言,发放消费券带来居民收入的增加,提高了额外消费,扩大了全社会消费支出规模,而消费的扩张又刺激了产品的销售,促进企业加大生产和投资,有利于稳定就业和增加岗位,从而收获可超越刺激消费意义的经济增长。换言之,其遵循的是“刺激终端消费→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用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进一步增加消费”的经济循环逻辑。在此循环当中,消费、生产、投资(包括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环环相扣,在发挥和放大乘数效应的同时,形成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
 
  2.缓解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经济下滑常常伴随企业降薪裁员,人们对物价变化异常敏感,此时消费券就有了社会救济的功能,对低收入群体的刺激作用更大。发放消费券相当于是政府或企业向民众转移购买力,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刺激相关领域消费的复苏,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好转,缓解市场压力。
 
  3.可发挥过渡时期的特殊政策功能。宏观政策从推出到落地需要有消化期,如果将这种延迟视为一个长期政策,那么消费券就是短期政策,能够显著改善经济低迷时期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为中长期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缓冲,缩短经济恢复的时间,并为下一阶段发展以及后续促消费、扩内需的长期政策落地打下较好的基础,实现短期政策的长期功能。
 
  4.作为市场竞争力的试金石。商家通过市场竞争运用消费券,可让资金流向更具竞争力和更高效的经济单元,使资金效率得以最大化地提高。故此,发放消费券比起直接发钱或直接减免税费,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新经济全生命周期与数字消费券效应
 
  以笔者2016年提出的“三破三立”新经济法则(重塑边界先“破界”、重构介质先“破介”、重建规则先“破诫”;战略创新需“立志”、战术创新需“立智”、制度创新需“立制”)为底层逻辑,进一步提出“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新市场主体、新协作方式、新治理体系,共同构成新经济发展五大动力来源”新论断。
 
  如何理解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新市场主体、新协作方式、新治理体系这“五新”的多轮驱动?如果从新经济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可以定位其中的新基础设施是新经济发展的运行基础,新生产要素是新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新市场主体是新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新协作方式是新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新治理体系则是新经济发展的长效支撑。综合贯穿新经济全生命周期的以上五大动力来源,对数字时代的公共政策及其效能可以有更新的分析框架和更宽的评价视域。
 
  因此,对于消费券这项备受关注的公共政策而言,当然也可尝试运用这个新的框架,前瞻性地围绕数字消费券效应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讨论,基于对其多维价值内在化体认与共识性理解,有望促进后续消费券机能的延展及其配套政策机制的完善,更大化挖掘消费券红利。以下将从引导新基建、聚合新要素、厚植新生态、培育新消费、助力新主体、协同新治理等六个维度,解析和展望数字消费券将如何促使多轮驱动下的新基建与新消费同频共振成为可能。
 
  (一)引导新基建:从小试牛刀到广阔天地
 
  本轮消费券之所以称为“数字消费券”(电子消费券),正是因其依托互联网技术平台的新特点。尽管我国在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时发放过消费券,国外也有不少案例,但此前基本上都是纸质消费券,本轮消费券正好契合了“新基建”的大势,或者说数字基建的加快推进,给本轮消费券发放提供了跨越时空的便利条件。
 
  “新基建”并非疫情下的权宜之计,只是疫情影响客观上加快了其前进步伐。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而本轮数字消费券,以其依托的平台特征观之,恰恰可以看作是产业互联“新基建”的“小试牛刀”。互联网平台以消费者和商户为架构、以数字化为砖瓦搭建新经济服务大厦,其参与发放消费券就是该大厦“试运营”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数字消费券为纽带,“新基建”与“新消费”有了同频共振的基础。当前,总需求中出口和制造业投资都在萎缩,房地产依然在调控中,只剩下消费和基建投资可以发力,其中消费正在恢复,基建可以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力,而且它短期是需求、长期是供给。短期看,消费和基建是平行的需求端,二者可产生共振,暂时还不构成闭环。但中长期看,新型基础设施建完后产生供给能力,“新消费”和“新基建”就能够形成闭环。“新基建”当中服务生产者的工业互联网等与终端消费者并不直接相关,而5G、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消费市场则是服务终端消费者的广阔天地。
 
  (二)聚合新要素:数据、算法、算力的协奏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是中央颁布的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首次把数据纳入要素市场。从大数据的逻辑出发,数字消费券与纸质消费券相比,并不仅仅在于节省印制以及发放消费券的成本和安全优势。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渠道发放数字消费券,可突破地域限制,降低交通成本,既高效便捷又能避免人群聚集风险,而且从环节控制来看,消费券发放与核销平台拥有大数据优势和算法算力的支持,可以实时追踪消费券的使用时间、地点和方式,政府可以借此不断优化和调整政策。
 
  当然,数字化不但有助于及时而精准地追踪掌握发放数量等数据,实现动态调整,还可结合互联网实名制注册等手段,控制转让交易等套利行为。在此过程中,数字消费券有效聚合了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算法、算力(平台驱动的“三驾马车”)等新要素,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引领基于技术与市场的创新演化,促进消费回暖和经济复苏。
 
  数字消费券运用大数据对人群进行精准画像,基于平台新要素的精准识别特性,为各地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精准发放,将消费券提供给更需要的人,防止纯粹为发券而发券,避免出现道德风险。在必要的算法保障和算力支持下,“让数据说话”成为消费券发挥真实效用的要义。在大数据、云计算、AI和区块链技术群中,数据是最宝贵的资产和持续进化的源泉,算法是有效分析和挖掘数据的方法和法则,算力则决定着数据和算法发挥的潜力‍‌‍‍‌‍‌‍‍‍‌‍‍‌‍‍‍‌‍‍‌‍‍‍‌‍‍‍‍‌‍‌‍‌‍‌‍‍‌‍‍‍‍‍‍‍‍‍‌‍‍‌‍‍‌‍‌‍‌‍。如果说,数据、算法、算力三者正在“协奏”出新经济舞台下一个乐章最澎湃的新要素进行曲,数字消费券至少会是其中小序曲的重要音符。
 
  (三)厚植新生态:从流量红利到价值红利
 
  从平台生态来看,发放消费券的目的在于刺激消费,一方面覆盖人群和行业越广越好,从而对平台公域流量池提出要求;另一方面还在于精准触达到更多消费群体,让消费券随手可得。以基于超过12亿月活用户的微信社交流量生态为例,其领券的入口多、用券的方式广、消费闭环的链路短。比如眼下最热的直播带货,在微信生态下可以实现全链路应用:商家通过朋友圈或者公众号广告,精准吸引目标人群,引导用户进入小程序领券并进行小程序直播预约,直播时边看边买,在互动中用券消费、实现直播间内交易转化。
 
  从消费生态来看,经过疫情一役,国人的购买习惯、方式、心智都发生更彻底的转变,数字消费券的便捷性和适用性极大契合了这一变化。依托数字平台与多种业态的互通互联,数字消费券所连通的服务已不同于只聚焦旅游、购物、教育等传统消费领域的纸质消费券,触角扩展到餐饮、文旅、健康、购车、百货、连锁购物品牌、超市、图书等多元化消费业态,在切实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也有效助力产业生态的转危为安。
 
  从参与模式来看,选定平台进行消费券发放和核销,有助于消费券发放流程的稳定性、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及时掌握实施效果的便捷性,当然也容易强化消费者用券后对该平台的依赖。鉴于平台在参与消费券政策的过程中具有非营利特征,且这类服务从产品技术原理到使用场景并不复杂,为了避免单个平台可能的局限性,在通过市场化竞争选定消费券的承销平台后,再由承销平台联合更多的有互补功能的平台共同形成生态化数字军团,在产业互联逻辑下发挥各自优势,使消费券这项公益性政策释放更多更深远的“价值红利”。
 
  (四)培育新消费:加快新世代消费迁徙进程
 
  尽管传统人口优势弱化,但在提升人力资本、新型城镇化、数字经济、产业升级等方面,中国还有可挖掘的巨大潜力。以直播带货、社交零售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及供应链整合、渠道营销创新能力强的消费品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是重要的内生增长新动能。作为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一项公共政策,数字消费券对培育新消费具有天然功效。
 
  正如一些分析所指出的,消费券对于消费倾向的短期快速提振和部分行业的中长期重塑,是切断疫情下潜在的“习惯—消费—收入”的消费心理通缩循环的利器。数字消费券相当于借助数字基建为消费者提供了适应新消费的预演场,在拉动消费的同时,由于所传递的新消费需求,进一步改变着传统消费业态运行模式,同时加速了全民消费习惯新趋势,有助于消费者加速适应切换,颠覆传统消费路径。“线上消费”及“宅经济”等将成为实际弹性最大的投资方向,“95后”“00后”所领军的“新消费”跃升为消费主导的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世代人口与消费的迁徙进程。
 
  在消费券政策制定和机制设计过程中,更多向新消费倾斜,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发放消费券,补贴品类聚焦年轻人消费意愿旺盛的商品,借助KOL、网红直播等宣传措施,使得消费券在短期发挥更大乘数效应的同时,可在中长期促进更多优质的新消费主体崛起,则新消费在消费券政策润泽下大势可成。以数字消费券作为政策组合拳的“热身”或对症下药的“引子”,以此助力新消费和新基建“同频共振”,培育壮大多轮驱动的新动能,从而成为一项“四两拨千斤”的政策举措。
 
  (五)助力新主体:提升企业数字化经营能力
 
  研究表明,通过支持行业的限定和灵活设计,消费券可定向、多周期地发挥更大作用,并间接起到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税收的作用。从这次疫情不难看到,线上线下融合会让更多市场主体增强韧性,从而助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平台发放消费券,除了可以进一步培育用户的数字化消费习惯,也有助于培育企业和商家的数字化运营习惯。换言之,用好消费券培育“新消费”与“新基建”的未来客户,二者通过数字化将企业端和政府端有机衔接起来。
 
  随着数字基建已演化成社会生活基础设施,数字消费券也成为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的重要流量通路,对于作为新消费载体的中小企业和商家等“新主体”,如何抓住消费券带来的经济复苏机会点?一方面,顺应疫情期间在线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将疫情中凸显的新消费予以固化和推广;另一方面,获取更多数字用户触点,加速沉淀品牌数据资产,数字消费券成为其未来长效运营新的“起跑线”。
 
  随着疫情期间数字化转型的加快,不少中小企业和商家都将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抓紧跟进链式反应可为其未来数字化生存带来更多发展新可能。通过自身及数字平台提供的服务,其商业要素走向全领域、全流程、全方位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运营以消费者为核心,实现消费端和供给端全要素、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智能,建立企业智能运营和决策体系,持续推动企业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以应对疫情在内的系统性风险,进而构建强大的新竞争优势。这是数字消费券助力新主体的核心底层逻辑。
 
  (六)协同新治理:政府高效能治理的数字化助手
 
  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离不开高效能治理。作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经济学王牌命题的现实路径,高效能治理有赖于治理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治理即政府治理创新,则是走向治理现代化的通途。在政府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运用消费券这类公共政策工具和载体,重在发挥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效应。“一城一策”是当前消费券政策实施的重要特征,消费券正成为各地政府“治理创新竞赛”项目,一方面通过消费券向市场和消费者释放积极信号,另一方面借此拉动消费与脱贫济困。
 
  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对于市场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政府并不需要亲力亲为,而是定好政策目标和验收标准,把拉动消费的任务交给市场化平台,借助平台力量发挥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府更多的是发挥赋权的作用,让平台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同时通过数据运用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消费券作为新治理目标导向下的一项具体政策,坚持公共政策遵循的价值出发点,选择合适的平台设计合乎政策初衷即“普惠、安全、精准、长远”的消费券发放机制,在平台助力下实施差异化使用方案,便于更精准地评估政策实施效果,进而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使之实现更高更全面的政策效能。
 
  从消费券的实践逻辑来看,数字消费券的发放依靠的都是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发券通常来说是一次性的动作。但有一些平台,甚至可以为政府自身政务电子化做积累和留存。以微信支付发放消费券为例,其特点在于:一方面,政府在微信中建立属于自己的小程序,通过小程序给当地居民发放消费券,可精准触达到目标用户;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很好地留存在政府及商家的公众号和小程序中,方便进一步发布优惠信息,刺激二次甚至更长期的消费,真正有效帮助政府和商家。进而,后续小程序可以转变为政府长期运营的政务服务工具,结合如健康码等线上政务,成为政府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助手。
 
  三、下一步研究实践及评估建议
 
  以上主要基于新经济全生命周期,从六个维度解析和展望如何通过数字消费券促进新基建与新消费同频共振,从而为疫情之下观察和讨论消费券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但这只是新基建与新消费系列研究的一个开端,接下来需要随着政策实践进行更多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政产学研各界包括平台和智库之间应加强联动,围绕上述议题及其进展持续研讨与交流。
 
  首先,要更加深入地对数字消费券发挥的综合效应开展进一步研究与第三方评估。作为一项带有社会福利和救济色彩的公共政策,应从该政策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前中后三期评估。既要基于利益相关方在政策实施全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对消费券产生的实际效应进行科学测算,更要关注政策目标对象在政策实施全程中的获得感和体验感,通过广泛调查得出客观结论,为同类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其次,在优化消费券政策设计的基础上,探索数字消费券与其他政策组合拳的“打法”。从长远来看,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并非一蹴而就。促进消费扩容和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优化市场供应、营造消费生态、提高治理水平的合力,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因此,除了运用消费券这项特殊政策,还要考虑与“新基建”等其他促消费、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工具统筹兼顾,让民众真正得到更多实惠。
 
  再次,深化各地“一城一策”探索实践,同时应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统筹。当前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各具特点的差异化消费券政策,体现了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增强了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各地发放消费券主要还是促进本地消费,更多支持的是本地餐饮、旅游和生活服务等行业,而对于那些产业链较长、分布广的大宗商品和特定消费品,则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全面统筹和组合发力,从更高层面释放和扩大消费券的政策红利。
 
  经济师职称论文范例:城市特色文化消费健康增长的路径研究
 
  最后,应更重视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给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带来的机遇‍‌‍‍‌‍‌‍‍‍‌‍‍‌‍‍‍‌‍‍‌‍‍‍‌‍‍‍‍‌‍‌‍‌‍‌‍‍‌‍‍‍‍‍‍‍‍‍‌‍‍‌‍‍‌‍‌‍‌‍。以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新动能正在推动产业升级,以开放、共享、协作为特征的平台机制正在重塑产业体系,数据驱动的平台经济成为产业融合竞争的制高点,作为数字经济2.0的产业互联网则成为科创企业竞逐的新赛场。从消费券实践来看,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正在助力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也为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帮助各地政府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助手。为促进平台经济和产业互联网良性发展,政府应将重点放在维护运行规则上,包括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强化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光华.疫情下的消费重启:中国城市数字消费券的应用与效果研究[R].2020(04).
 
  [2]李礼.疫后复苏,消费券是一个好抓手?[EB/OL].https://www.sohu.com/a/393846911_99956191.
 
  [3]李迅雷.解构消费券背后的投资新机遇[EB/OL].https://www.sohu.com/a/385413549_119666.
 
  作者:朱克力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上一篇:上海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整体转型开发的典型模式分析
下一篇:新基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