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职称期刊论文发表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投稿、论文发表、编辑润色、文献参考,职称论文发表,代发职称论文等服务的综合代发论文网。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发表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

帮您发医学论文

医学核心期刊论文-论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护理

时间:2013-06-09 作者:admin 所属分类:未知 点击:137次

        摘要: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日渐增加,是目前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医学论文,核心期刊论文,脑出血,中西医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日渐增加,是目前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脑出血是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主要是在动脉硬化特别是小动脉硬化和微型动脉瘤形成的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超过病变血管管壁所能承受的压力而发生血管破裂[1-3]。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血管的病变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83岁。其中女23例,平均年龄61.5岁;男29例,平均年龄59.1岁。入院时评估,神志不清者15例(28.8%);失语者30例(57.7%);肢体肌力0级15例(28.8%),Ⅰ~Ⅲ级27例(51.9%),Ⅳ级6例(11.5%),Ⅴ级仅麻木感觉4例(7.7%)。

  1.2治疗方法及护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给予有效降压治疗,脱水药的使用,防止脑水肿,营养脑神经,改善脑循环,预防并发症等。同时采用中药系列方剂(内服外敷)配合传统康复技术如针刺、艾灸、埋线、推拿、牵引等,结合现代康复医学,即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牵张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有氧训练、关节松动训练、Rood技术、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运动疗法(PT)、言语训练(ST)、针对性治疗(OT)、支具、电疗、光疗、磁疗等综合康复治疗,达到促进功能重建目的。

  1.3效果评价:52例脑出血患者,9例死亡,病死率为17.3%;存活者中,住院天数为30~6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46天。

  1.4出院评价:除了9例死亡外,全部患者神志转清;失语者中12例(23.1%)仍然不能发音,18例构音不清,语言恢复率为60%。上下肢肌力均恢复到Ⅴ级17例;上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力Ⅴ级20例;上肢肌力Ⅱ~Ⅲ级,下肢肌力Ⅳ级10例;上肢肌力Ⅱ~Ⅵ级,下肢肌力Ⅳ级5例。

  2 脑出血的病理研究

  通常所说的脑溢血是指自发性原发性脑出血。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据流行病调查学显示,其病死率高达60%,而存活者中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残疾,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促进疾病的康复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工作。

  3 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1.1 头痛、呕吐视力障碍

  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并伴有喷射性呕吐及视力障碍的头痛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尤其是伴有意识改变者,应警惕脑疝的发生 。

  3.1.2 意识的观察

  意识的变化是辨别颅内压增高及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可用简单语言、肢体活动、睁眼反应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程度:①清醒:对周围情况均能解,能答复问题,大小便能自理;②迟钝:嗜睡对周围情况不感兴趣常处于入睡状态,能唤醒对各种刺激有反应;③浅昏迷: 叫唤时能睁眼肢体有自由活动,对各种刺激有反应,对自己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④昏迷:叫唤不应四肢自主活动消失对针刺有反应,各种刺激反应存在,大小便不能自理;⑤深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 四肢反射全无,生命体征紊乱。

  3.1.3 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观察有定位及评估预后的意义。一侧瞳孔由缩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常为脑疝先兆;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小脑幕切迹疝发生;两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去脑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表现;脑桥出血出现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如患者在病程中突然出现意识改变,表情淡漠、嗜睡或躁动、昏睡,进一步发生频繁惊厥、瞳孔出现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或呼吸节律不整,是脑疝形成的早期标志。

  3.1.4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生命体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监测重要客观指标,是判断病情变化的主要依据。①体温: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感染常出现体温升高,甚至持续高热。应区别是感染性高热还是中枢性高热,并严密观察、记录和处理。体温的测量 以肛温为宜。②脉搏和血压:反映脑及心血管功能,颅内损伤、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早期可出现脉搏慢而洪大、血压升高,脑疝导致循环功能衰竭时出现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提示病情恶化。③呼吸:颅内压增高呕吐时,呕吐物误入呼吸道易发生窒息和呼吸骤停,从而造成缺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呼吸由浅而深并出现鼾声表示病人进入昏迷,突然呼吸变慢或停止表示枕骨大孔疝或必须立即抢救。

  3.1.5 运动障碍及抽搐

  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瘫痪或偏瘫、不随意运动或躁动、癫痫发作、抽搐等表现,这对疾病的定位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侧肢体活动消失或肌张力减 弱,增强出现偏瘫,表明病灶在对侧;颅内如肢体逐渐出现瘫痪表明病情在进展。保护并适当约束肢体,防止发生伤亡 。

  3.2 急性期的护理

  昏迷患者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抢救准备。昏迷由于咳嗽吞咽反射消失, 或减弱气管分泌物较多,及呕吐物误吸加上机体遭受疾病打击而抵极力降低易招改肺部感染和发生呼吸道阻塞,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致窒息,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出血量加大而加重病情。②舌后堕,可将舌牵出口外。如有呕吐让其吐出,可将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对昏迷时间长,出血量大的患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③对咳嗽反射较好,昏迷程度浅的患者按压气管环,使气管及肺部的痰液排出至咽部和口腔,同时给予吸痰,这样排痰较为彻底。④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外,还应预防兴奋躁动,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抽搐的躁动专人防置急救器械于床旁备用。⑤预防褥疮:避 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期翻身避免受压;促进局部血循环:定时用热毛巾擦洗受压部位5%酒精按摩;避免受湿和过冷过热;增加全身抵抗力[4]。⑥昏迷期采用留置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对神志不清无尿潴留的男性患者,将避孕套顶端刺破,连接导尿管并套在阴茎上,既保持了床面干燥,避免了插导尿管的痛苦及可能招致的感染,也便于观察尿量。

  3.3 恢复期的护理

  早期功能锻炼脑出血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8~72h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3.3.1 运动疗法:是应用各种运动治疗肢体功能障碍,促进运动、感觉等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为现代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我科重点开展有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移行训练、有氧训练、各种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及减重支持行走训练、运动想象疗法、运动再学习训练、强制性训练等运动治疗技术,针对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脑梗塞、骨关节术后等伤病伴有运动功能障碍进行系统评估和针对性治疗,促进运动功能有效恢复。

  3.3.2 针对性疗法: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业,让患者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以逐步恢复或改善其功能。具体是对患者进行作业方面的评估和治疗,开展进食、梳洗、穿衣、从床上到轮椅转移等生活自理作业活动,有效提高脊髓损伤、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骨关节术后等伤病伴有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3.3.3 针灸疗法:针灸以中医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针灸专业技术特色,诊治范围:偏瘫、脊髓损伤、脑外伤、骨关节术后、颈椎病、腰腿疼、肩周炎、免疫力低下产生的各类疾病,具有见效快、疗效高,能使病人早日康复。

  3.3.4 物理治疗:是应用电、光、声、热等物理因子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我科现有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各种低频电、中频电、短波、超短波等;脑反射治疗仪;中药热敷、TDP、磁疗、四肢压力循环治疗仪;CPM治疗仪等,种类齐全,设备优良,为运动损伤、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等骨关节系统伤病和脑出血、脑梗塞、颅脑外伤术后、脑瘤术后、脊髓损伤、脊髓炎、脊髓肿瘤术后、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伤病进行物理治疗,有效促进康复治疗。

  3.3.5 言语疗法:是针对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后等引起的言语障碍进行针对性矫治的方法。开展言语障碍类型的评定,给予针对性的练习,来恢复或改善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同时也为上述各种患者提供语言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3.4 心理情志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护理, 更重要的是心理护理。做好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热情开导患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指导患者坚持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收到满意的效果。根据其危险因素和致病因素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支持,改善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4.1 焦虑、恐惧患者的护理

  焦虑、恐惧心理多见于发病最初阶段,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脑出血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和预后,对病情做必要的解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建立起理想的护患关系,使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3.4.2 依赖性增强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的治疗存在个体差异,护理人员应通过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其护理的依从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变得被动、顺从、依赖。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一旦稳定,日常治疗则改为以康复训练为主,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积极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3.4.3 急躁易激动患者的护理

  患者卧床时间长,长期的输液服药,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患者产生急躁厌烦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多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鼓励其面对现实,指导其克服急于求成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3.4.4 自卑、悲观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后,容貌形态改变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机体部分功能丧失,心理上受到沉痛打击,变得敏感,继而产生自卑多疑、悲观失望心理。此时,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 消除患者自卑、悲观、失望的心理,激发其对生活的信心,克服疾病带来的困难。

  3.5 饮食护理

  营养保健是促进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脑血管病患者应供给足够的水分。

  3.5.1应限制动物脂肪,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

  3.5.2 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

  3.5.3 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3.5.4 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3.5.5 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脑溢血病人不利;

  3.5.6 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如有面肌瘫痪者,可进半流质,进食时需向健侧(无面瘫处)输送食物,喂食速度要慢,避免病人呛咳,造成窒息。如病情危重,吞咽困难,医生会予以插胃管,给予鼻饲流质,保证营养供给。

  4 分析及小结

  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脑出血患者起病急骤、症状重,病情发展迅速,尽管近年来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患者由于卧床,痰液易积聚,支气管纤毛运动减慢,痰不易咳出致坠积性肺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控制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为抢救成功创造有利条件,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科学判断脑出血患者的实际病情,并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以对疾病情况给予控制。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时保持镇静,遇到异常情况时要迅速采取措施处理,让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得到安慰感,这对于医护工作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要争分夺秒,利用以上的护理措施, 减少患者再次出血的概率,预防并发症。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掌握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的责任.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http://www.lyqkw.com期待您的到来,您的核心论文发表论文发表、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发表之路从我们这里开始!

上一篇:预防医学考试在非预防医学专业中应用探讨
下一篇:医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抗生素用药原则和应用方法简介